新聞標題【民報】官員不應以偏蓋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官員不應以偏蓋全

 2015-10-23 11:25

媒體報導主管農政的中央官員打趣說「吃一盤蝦仁炒蛋,差不多要300萬。」藉此強調台灣只要拋棄農業以水稻為主的思考邏輯並勇於改變,未來將有無限機會。坦白說這樣的比喻不倫不類,也有失農業大家長的高度。

儘管隨著少子化、飲食習慣改變、外食人口增加等國人米食攝取量大為降低(每人每年吃不到五十公斤,只有中國和南韓的一半),但是稻米仍然是國人的主食,何況稻田還兼具綠色景觀、水源涵養及生態旅遊等多重功能,確有存在的必要。若完全以利潤考量在技術可行下,相信許多稻農也願意轉作其他高經濟作物,一旦把務農視為商業行為,屆時政府也不必再實施稻米保價收購及休耕補貼…等等福利措施,可以為國庫省下大筆費用執政黨何樂而不為?問題是糧食涉及國安層次,日本、中國除了本身種稻外還遠赴國外大量屯田以備不時之需,別忘了中國為養活13億人口官方堅持「自己的碗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以及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的警語。

政府當務之急應該是規劃出國內需要保留多少種稻面積,並有計畫釋出不適作農地,同時提高國內稻米品質透過自由貿易談判擴大國外高消費市場行銷,增加稻農收益,而不是將種稻視為落伍思維。

的確國內部分種植蓮霧、鳳梨、鳳梨釋迦、芒果、荔枝、蝴蝶蘭、茶葉、優質米等業者獲利高,收入遠超過稻農,可以透過品質差異和自國外進口的低價農產品做市場競爭,無需憂心自由貿易衝擊。但是這部分比率偏低不到總量的20﹪,多數農民在技術、設施、規模上無法達到這樣的水準,很難與國外大量且低成本的農產品做價格競爭,這才是當前農村的真實寫照,如何全面提升農業經營效能,讓農家年平均專業所得倍增(達40萬台幣),應該是農政機關努力的目標。

固然部分觀賞水族在物以稀為貴加上玩家炒作的情況下,業者可以有極高的利潤,但是這些案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如過去的血鸚鵡、螢光魚、七彩神仙以及現在的螯蝦、水晶蝦等,每尾價格最高可以飆到數十萬甚至百萬,但是流行替換率也相當高,一旦繁殖技術普及、數量大增、新品種產生時價格很可能瞬間爆跌,近日國內普通等級水晶蝦價格低迷就是一大警訊也早在意料之中。

儘管觀賞魚產業具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層次及低水土依賴性,符合臺灣現階段產業需求,唯鑑於觀賞水族屬於相當專業且複雜的產業,想投入觀賞水族產業的投資者應該要有風險概念,事先做好評估別只聽信片面之辭以免血本無歸。特別是觀賞水族種類繁多應該根據本身優勢採重點式發展如:新加坡的精緻小型鯉科、卵胎生鱂魚、亞洲龍魚;越南的海馬;泰國的暹羅鬥魚、馬來西亞的孔雀魚;以色列的錦鯉、金魚等,如何確立台灣觀賞水族在全球貿易供應鏈的地位與角色,恐怕是政府部門推動觀賞水族的當務之急,別以偏蓋全!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