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各種行業的發展尚不健全,它被統稱為「江湖」,這些奇怪的行業,它們的語言也很奇怪,局外人多數聽不懂,這種語言就被稱為「隱語」,當時間久了,這種江湖「隱語」就滲進了人們的普通語言中,所以在漢語裡充斥著大量不正經的江湖語言。
例如以前的黑社會都稱警察為「條子」,現在「條子」已成了人們的口頭語。譬如以前的娼妓行業都說娼妓為「馬子」,但現在馬子也成了人們的口頭語。在各種江湖黑話裡,使用得最普遍的就是「點子」一詞。漢語的「點子」一詞有兩個意義:
一、在華北及東北一帶,綠林盜匪猖獗,土匪就稱重要的治安人員為「點子」,它的意思是重點人物。
二、但在江南的詐騙及黑道行業,如果一個壞人想到了有用的壞主意,他們就說那個主意是「講到了點子上」,正確的意思就是說它切中「要點」。後來這個形容詞變成了名詞,意思是「有用的壞主意」。「點子」這個名詞用得眾為浮濫,只是有人喜歡動歪腦筋,人們都說是「出點子」。
不過漢語雖然常用「點子」一詞,但對「點子」仍是貶意多過正面的肯定。「點子」並不是深思熟慮研究的結晶,多半是隨意想到的小聰明。因此「點子」是和智慧是無關的,所以在漢語說在談到「點子」時,經常會說「濫點子」或「餿主意」。這可能和漢文化不喜歡動大腦,只喜歡動小腦有關。當「點子」太多,「智慧」就愈來愈少。
最近交通部長賀陳旦突發奇想,宣稱郵差必須轉型升級,加入長照工作。關懷偏鄉獨居老人,透過送餐,主動探視,建立通報及照護網路。賀陳旦的腦筋動到郵差身上,各界說他是動了「新點子」,但台灣各界顯然對他的點子並不捧場。
▋郵差是一種很專門的公共服務業,單單送信就非常忙碌,而長照又是另一種專業,雖然以前曾有某些郵差非常熱心與好心,去做噓寒問暖的照護義舉,但好心的義舉和專業畢竟不同,如果叫郵差投入長照,則可能信也沒送好、長照也沒做好,把兩種專業混為一談,這不是好點子,反而可能一種瞎攪和,也是個餿主意。
▋人們思考問題,都知道事務間的關係非常複雜,有的人看到了上游,但卻漏了下游,所以面對問題一定要深思熟慮,才不會掛一漏萬,甚至反而搞出更大的紕漏,所以想到那就說到那的點子式思考,賣弄的只是小聰明,小聰明不是大聰明,它可能只會愈搞愈亂,一例一休搞得亂七八糟,就是個非常濫的點子。
至於長照問題,本質上乃是兩個專業領域的問題:
第一個乃是醫療體系的醫院和診所。必須包括中西醫,它們透過看診,知道被照護的對象在那裡,所以醫療體系的資訊必須高度整合,將這些資訊納入社會照護體系。
第二個乃是社政體系。地方的社區村坊組織,它們必須有人知道社區的動態。在台灣的現況下,諸如村里幹事、村里長、郵差、村里警察,他們如果熱心,都多少知道社區的動態,這些人對社區動態掌握的程度,乃是村里長和村里幹事最優先,郵差反而是其次。
因此長期照護工作,乃是社區醫療和社區工作這兩種專業工作的結合。如果真的要做好長照工作,最好的準備乃是強化社區工作,在村里辦公室增設一名長照幹事。統籌社區老人的動態訊息,那一個家庭有健康不良的老人,這才能使社區長照在有人有責的前提下展開。至於郵差,他們乃是郵政專業,雖然有些郵差可能很熱心,但為了不影響他們的專業,還是少去打他們的主意吧!利用郵差的心去做某種額外的事,但額外絕不是專業專則!
因此交長賀陳旦,把長照的腦筋動到郵差,這只是個濫點子、餿主意,談談可以,但這種小聰明,還是免了吧!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