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是228事件中,代表民方前往水上機場與軍方和談卻因而受難的潘木枝醫師115歲冥誕,桃山人文館邀請二二八關懷總會等相關團體在潘木枝醫師開業的公明路「向生醫院」舊址,舉辦「公義人權典範潘木枝醫師」追思活動,嘉義市長涂醒哲與夫人鄭玉娟女士、潘木枝醫師四子藩英仁、七子潘信行、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榮森、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辰峰、桃山人文館館長林瑞霞、前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前立委蔡啟芳、嘉義市議員蔡文旭、基督長老教會黃智鴻牧師等眾位貴賓,一同追思嘉義仁醫-潘木枝,現場大家真情流露,以王明哲作詞曲的《台灣》,唱出對台灣的愛,場面溫馨感人。潘木枝的家屬則提出希望將潘醫師的義行列入本土教材人物誌及設置人權紀念館兩項訴求。
位在公明路上臨近東市場的「向生醫院」,是潘木枝當年所開設濟世求人及居住的地方,潘木枝受難後,曾一度由他人接手改為振華醫院,多年前歇業後迄今,始終保留當初原貌。潘木枝1921至1923年任教於臺南州水林公學校,之後赴日本,入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學習,畢業後取得醫師資格,先在東京工作,後來回到嘉義市開設「向生醫院」。潘木枝遭槍斃示眾,其兒子潘英哲為了救父親途中遭國軍射擊頭部中彈身亡,時年僅15歲。
台灣民主需要能捍衛人權,秉持公理正義的勇者。涂醒哲表示,潘木枝以疼惜人民、土地的心,在二二八事件時,擔任民軍方代表到水上機場與軍方和談,遭到軍方禁錮、嚴刑拷打、指甲被插刺鐵釘,未經審判,3月25日與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三位市參議員同時被全身綑綁,押赴嘉義火車站槍決。涂醒哲也強調,在文化局舉辦的嘉義市醫療故事展中,清楚陳述潘木枝就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威權屠殺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更應該珍惜民主的價值。
向生醫院外觀仍保存原貌。圖/張朝福
台灣228關懷總會理事長,潘木枝醫師七子潘信行表示,立法院院會12月6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這是他多年來與夥伴們一直努力執著的目標,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與人民權益的復歸,給予在世及已故的受難者司法平復、撤銷罪刑的機會。
藩英仁則回憶,身為醫師的父親在他心中是位仁醫,在市區外就騎摩托車去為病人看診,市區內則搭乘人力車。記得孩時家中1樓到晚上10點多,依舊燈火通明,聚集多人,原來是父親體恤急症病患,延長看診時間到晚間12點。
林瑞霞表示,潘木枝是位充滿人道精神,仁心仁術,秉持公理正義的人格者。他免費醫治付不出醫藥費的窮人,救了許多市民的生命,前副總統蕭萬長在2012年級曾發表「那『一支香』還在燃燒-65年來的懷念」表達對潘木枝的感恩懷念。他的仁心仁術不但看顧台灣鄉親,也免費為當時駐紮在嘉義的中國兵看病,嘉義市長孫志俊也曾受救命設恩,稱潘為「再生父母」,可見他的人道精神不分族群,廣受嘉義市民眾愛戴。
林瑞霞說「潘醫師能挺身而出捍衛公義人權」,甚至在遺書中表示「為市民而亡,身雖死猶榮」更令人感受他的偉大!
涂醒哲推崇潘木枝是真正醫師典範。圖/張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