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奧運選手歷來涉禁藥6人、舉重佔4人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奧運選手歷來涉禁藥6人、舉重佔4人

2000年雪梨奧運前爆發舉協「內訌事件」,一口氣檢出陳瑞蓮、吳美儀、陳柏甫三名選手用藥,引發國際關注

 2016-08-10 00:30
包含林子琦在內,歷來共有4名取得奧運代表資格的舉重選手因涉禁藥而退賽及除名。圖/取自國訓中心
包含林子琦在內,歷來共有4名取得奧運代表資格的舉重選手因涉禁藥而退賽及除名。圖/取自國訓中心

里約奧運竟接連發生兩起最令人震驚與不堪的禁藥事件。代表團出發前就有已取得參賽資格的馬拉松老將許玉芳,尿液呈現利尿劑反應遭除名;台灣時間9日深夜,又傳出被寄予奪金厚望的女子63公斤舉重選手林子琦在比賽前被檢出禁藥反應,奧會代表團主動令其退出該項比賽。

台灣取得奧運參賽資格的選手,因禁藥被除名、退賽和禁賽,包含林子琦和許玉芳外,還有2008年北京奧運棒球隊的張泰山及2000年雪梨奧運的三位舉重選手陳瑞蓮、吳美儀、陳柏甫。其中,林子琦、張泰山、陳柏甫飛到比賽現場被通知藥檢陽性、退賽,另3人則是賽前即爆發而除名。

2000年雪梨奧運舉重內訌  3選手禁藥遭禁賽

其中,最知名、也最無辜的張泰山,因為不孕求子而誤用了含有「可洛米分」的禁藥成份,最後如願得子還取名「可洛」另類「紀念」。但最難堪的則是險些讓台灣的舉重代表隊全被「連坐禁賽」、聲譽重創的2000年雪梨奧運前爆發的「內訌事件」,一口氣檢出陳瑞蓮、吳美儀、陳柏甫三名選手用藥。

雪梨奧運的舉重禁藥事件,甚至也讓台灣奧運金牌晚了4年才出現。2000年雪梨奧運,女子舉重首度列為奧運項目,台灣原本取得滿額4張門票,而被喻為舉重奇才的陳瑞蓮,曾是1998年世錦賽女子63公斤級金牌,也多次打破世界紀錄,是當屆奧運金牌呼聲最高的選手,因此無緣參賽。台灣奧運金牌到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雙星陳詩欣、朱木炎才拿下。

也由於2000年雪梨奧運舉重奪金和奪牌機會大,舉重協會各派系支持不同的選手,舉重協會紀律委員會先處分禁藥呈陽性反應的女國手陳瑞蓮「禁賽」,接著檢驗出吳美儀也有禁藥問題,各派人馬互掀藥檢底牌,驚動國際藥檢機構主動飛來台灣進行「飛行檢測」,結果男子選手陳柏甫人到了雪梨才被通知藥檢陽性而「遣返」,3人全都禁藥、除名。

儘管事後陳瑞蓮向國際申訴,複檢程序,但最終還是被判定無法參賽,成了轟動國際的事件。2000年雪梨奧運舉重項目,後由前中國代表隊、「台灣媳婦」黎鋒英在女子舉重53公斤拿到一銀,75公斤級郭羿含獲銅牌。

王信淵:藥檢技術精進  可追溯8年前用藥

四度參加奧運的前男子舉重國手王信淵解釋,以奧運的藥檢程序,是所有選手一到選手村就會採檢一次,各項得牌選手獲獎後會再採檢一次,每回都會留下「A瓶」和「B瓶」,A瓶是當下進行檢測,會進行常態性藥物檢測和精密性藥物檢測,常態性的會場就會有結果,精密性的用藥則會送實驗性、至長半年也會有結果。至於「B瓶」則是當選手、團隊或對藥檢有疑慮時,進行申複時可開瓶檢測。

王信淵說,B瓶現在最長可保存8年,一旦有疑慮即可能重啟檢測,而且現在藥檢技術精密,4到8年前檢不出來的禁藥成分、現在可以重新檢出,所以先前才會傳出2008年及2012年的2屆奧運共5名金牌選手因重啟禁藥檢測未過關,其中,在倫敦奧運女子53公斤級銀牌許淑淨可能遞補金牌。不過,現在遞補的選手都不敢主動聲明自己是遞補金牌,因為重新檢測的部分可能還在進行中。

王信淵表示,一個國家若傳出使用禁藥,也可能被國際反禁藥組織(WADA)「加強抽檢」。此外不在比賽期間,也會主動飛來抽檢、即所謂「飛行檢測」,這屬於比賽會外的檢測,而林子琦也被推測是比賽外的抽檢。

亦有體育界推測,此次許淑淨拿到金牌後,台灣代表團可能「太搶眼」,也會被「加強關照」。

事實上,現代運動的強度,超乎一般人體的負荷,使用合法、安全的運動科學輔助體能,亦是「體育競技」的一環。王信淵感嘆,台灣若能朝這個方面、投入跨界資源研究、發展運動科學,協助體育選手與團隊朝正軌的方向去強化、提升,「可能會產生很多金牌了,不會為了一金、兩金走偏鋒。」

更多奧運新聞請看......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