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每當洗手時,就會想到塞麥爾維斯這位醫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每當洗手時,就會想到塞麥爾維斯這位醫生

2020-04-01 12:03
2019.2.21布達佩斯Semmelweis大學贈送一座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的雕像給維也納醫學大學,以紀念這位「手部衛生發明家」200週年誕辰。圖/擷自維也納醫學大學網站
2019.2.21布達佩斯Semmelweis大學贈送一座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的雕像給維也納醫學大學,以紀念這位「手部衛生發明家」200週年誕辰。圖/擷自維也納醫學大學網站

最近因中國發生「武漢肺炎」瘟疫,爆發大傳染全世界而引起恐慌與不安。咱政府每天都會透過媒體傳播,告訴大家要勤洗手,現在連歐美各國也都這樣呼籲民眾,從外面出回來或是進辦公室等,都要先洗手之後才做其他的事等等。可是很少人會想像得到早在155年前,也就是1865年時就有一位匈牙利的醫生,因主張醫院的醫生要洗手,否則病人往往會是因為醫生手上帶有病菌才受到感染而去世,結果他卻因此而被過去同事給陷害致死。經過20年之後的1885年,大家才發現洗手真可以降低病人死亡率,這醫生名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他死時才只有47歲。

你會相信嗎?這位從匈牙利到維也納的塞麥爾維斯醫生,竟然只是因為對世界倡導了「洗手」的觀念,卻因為這麼簡單的衛生動作而被當作精神病患並且是被活活折磨、毒打致死!

塞麥爾維斯醫生是在1818年出生於匈牙利,在布達佩斯醫學院完成學業,然後在1846年的7月1日他到維也納,被任命為「第一產科診所」的住院醫師。在當年,歐洲各地都設置了產科診所,以免費服務幫助貧困女子臨盆分娩。然而,塞麥爾維斯醫生卻發現了不可思議的「異常」現象:當時幾乎網羅了全歐洲最頂尖醫生雲集的維也納婦產科第一診所,孕婦致死率卻是高達10%;而由實習助產士所組成的「第二診所」,孕婦致死率卻低於4%。不少孕婦因此懼怕上第一診所,甚至跪在匈牙利醫生的膝前,乞求不要進入診所生產。有些孕婦甚至因太懼怕,直接就在街頭分娩。但怪異的是,這些在街頭分娩、或是交由實習助產士接生的孕婦,存活率竟然都都遠比去第一診所接生來得高。這讓來自塞麥爾維斯醫生極為憂傷,他自言自語說:「我的存在,彷彿一文不值。」他原本是懷著想幫助產婦的心來到第一診所醫院,卻成為孕婦心中的「死亡醫生」!但到底造成孕婦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呢?他沒想到的答案會是來自一場令他心碎的意外。

時間是發生在1847年,塞麥爾維斯醫生的好友「雅各布醫生」(Dr. Jacob)在解剖屍體時,不小心被他指導的學生手上的手術刀劃傷,手指上的傷口沾染了屍體的血汙。而後,雅各布醫生竟出現與孕婦一樣的症狀,就是接連數日的高燒不退,最後也是死亡。這讓塞麥爾維斯醫生意識到,最可能的關鍵或許就在於屍體上的「死亡微粒」:相比第二診所不用碰觸屍體的實習助產士,第一診所的醫生,每天都需解剖屍體,因此手上沾染了不好的「微粒」,感染了孕婦,導致她們死亡。簡而言之,醫生們只要好好洗手,在手術前把有上有害的微粒洗掉、消毒,孕婦就安全了!

憑藉著觀察,塞麥爾維斯醫生就在第一診所積極地推動洗手,該所醫生們也在他帶領之下力行洗手消毒,果然該診所孕婦的死亡率,在當年死亡率立刻明顯地從原本10%下降到只有1%。當他公開了自己的發現後,瞬間,奧地利醫學界反而像是掀起了暴風般,討伐的聲浪前仆後繼地不斷湧到他的身上,很多醫界大咖很生氣又不屑地說:

「他是在說我們醫生很不衛生嗎?」

「居然把孕婦的死怪在我們醫生的頭上?」

不但奧地利的醫生無法接受這種「汙辱」的指責,連歐洲大多數的醫學界對這來自匈牙利名不經傳小咖醫生塞麥爾維斯更是痛恨到極點,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對他展開無止盡的嘲笑、奚落與謾罵,逼到最後甚至連第一診所也將他開除,他只好落魄地回到了故鄉匈牙利。

當塞麥爾維斯醫生返回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婦產科,以無薪顧問的方式推行洗手的重要,且確實大幅降低了產婦與兒童致死率,但他的這些努力並沒有獲得支持和讚賞,相反地,跟在奧地利一樣讓他越來被越邊緣化,沒有人相信他、也沒有人尊重他,後來連他的妻子都覺得他必定是瘋了才會這樣要大家勤洗手。

1857年開始,他的抑鬱越趨嚴重,他的書信與圖畫開始歪曲扭斜,他開始大量酗酒、流連聲色場所,並多次在親友面前情緒失控。1862年,他用盡最後的精力對整個歐洲醫學界發表一封公開信,嚴正批判醫學界的醫生都是冷漠的殺人犯,為了名譽,寧可忽視科學的事實。然而歐洲醫學界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對他冷嘲熱諷說:「他瘋了!」也有的人說他是大概得了「梅毒,腦袋燒壞了」。

其實可以這樣瞭解:在1865年的那個年代,世界還不知道有「細菌」的存在。也因此,在當年醫院並不像今天的醫院這麼講究乾淨衛生,而是剛好相反,醫院就宛如大型的細菌溫床:髒亂不堪的病房中,病人尿液與嘔吐物的惡臭四處飄散,許多房間甚至堆滿大量病患死屍,而醫生,更是從不清潔醫療用具和自己的雙手,甚至很多時候,醫生甚至在解剖過屍體後,就直接開始下一場外科手術,這就可以想像而知,死亡率自然大增。惡劣的不衛生環境,讓當時的醫院,被戲稱為「死亡之屋」(Death House)。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最容易因為醫生的手不乾淨而導致感染死亡的便是孕婦。當產道因生產撕裂時,若被醫生骯髒的手觸碰,便容易被細菌汙染,導致高燒不退與死亡。沒有人去注意到洗手、消毒這個概念。


伊格納茲·菲利普·塞麥爾維斯(匈牙利語:Semmelweis Ignác Fülöp,1818年7月1日-1865年8月13日),匈牙利婦產科醫師,現代婦產科消毒法倡導者之一,被尊稱為「母親們的救星」。圖文/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865年7月上旬,塞麥爾維斯醫生過去在維也納第一婦產科診所的幾個同事聯名寫信給他,騙他說有一個新的醫學研究機構要聘他,並且說要跟他一起研究他的學說,這對他來說真的是一件相當振奮的好消息。於是7月30日那天,當他抵達相約地點時,沒想到這些同事竟然是強制將他押到精神科醫院,此時他才發現自己是被當作精神病患看待,在即將被關進惡名昭彰的維也納瘋人塔時,他使盡所有力氣大吼、掙扎、試圖逃跑,但數名警衛隨即蜂擁而上,將他一陣毒打,而後硬將他套上束縛衣物,關進全黑的拘禁房。兩週之後,因為右手被警衛毒打後產生的壞疽性傷口,結果在1865年的8月13日因不堪折磨毒打而去世,一個終生努力教導醫生勤洗手的人,竟然是這樣子死了!

塞麥爾維斯醫生死後,匈牙利的醫學界噤若寒蟬,醫學月刊上也沒有人提及他的死訊。接任他婦產科第一診所的醫生們並沒有將他推廣起來的「洗手」任務傳承下來,於是,產婦死亡率再度上升了6%。但不論是他的故鄉布達佩斯,還是讓他死亡的維也納,沒有任何醫生同仁出聲「抗議」。甚至,沒有人願意承認曾有跟他共事過。

1865年7月當塞麥爾維斯醫生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院時,他寫下這些話:

「當我回顧過往時,唯一能驅散悲傷的方式,就是幻想著:總有一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所有因不衛生引發的感染,都會消失。我堅信那美好的未來終將到來,而這多少能在我將死之時,撫慰我的心。」

果真,在他死後20年,塞麥爾維斯醫生的學說終於被醫學界普遍認同:維也納婦產科第一診所終於引入了消毒洗手劑。如今,塞麥爾維斯醫生被醫學界認定為是公共衛生的先驅。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任教的醫學大學,將校名改為他的名字;德國、匈牙利,以及奧地利都曾發行他的紀念郵票與硬幣紀念他,感謝他的貢獻。而心理學有個詞彙:「塞麥爾維斯反射」(Semmelweis Reflex)。指的是:當出現違反社會常理的言論或新知時,社會普遍選擇拒絕接受,即使那是正確的。世界天文學界也有將一個星辰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的貢獻。

我們不知道塞麥爾維斯醫生是不是真的在死前,仍就深信不疑如他所說的「堅信那美好的未來終將到來」,但就是在此時此刻,當全世界都在推動勤洗手,以防中國武漢肺炎瘟疫襲擊時,我們都該再次感念這位人類醫學史上推動勤洗手的先鋒--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醫生,他是用盡一生孤寂,為全人類換來生命的安全,是一位很值得我們來感謝和懷念的醫界先行者。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