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街頭人生】30年前今天 蓬萊島三君子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出獄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街頭人生】30年前今天 蓬萊島三君子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出獄

 2017-02-10 18:00
1985年,陳水扁、黃天福(中)、李逸洋(右)因蓬萊島案文字獄,特別拍了入獄前歷史性照片。照片提供:鄭南榕基金會
1985年,陳水扁、黃天福(中)、李逸洋(右)因蓬萊島案文字獄,特別拍了入獄前歷史性照片。照片提供:鄭南榕基金會

1984年,黨外雜誌《蓬萊島》刊出一篇文章,指出東海大學哲學系主任馮滬祥「以翻譯代替著作」,撰寫《新馬克思主義批判》一書。《蓬萊島》雜誌社在刊出這篇文章前,曾經邀集「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七位教授評鑑,以一百多頁報告書,舉出四十四個例證,聯合指出馮滬祥的著作確實「以翻譯代替著作」。然而台灣高等法院早已用政治手段來審判「蓬萊島案」。馮滬祥因此而具狀控告《蓬萊島》雜誌社社長陳水扁、發行人黃天福以及總編輯李逸洋三人誹謗。此後,黨外人士便以「蓬萊島三君子」來稱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三人。

1985年11月16日,陳水扁代表黨外參加台南縣長選舉高票落選,過兩天之後11月18日阿扁夫婦,在台南縣關廟沿街謝票時,吳淑珍女士遭鐵牛車衝撞,下半身被輾壓過去受重傷。

1986年5月23日,陳水扁的「蓬萊島雜誌誹謗馮滬祥案」宣判。黨外人士不服法院判決,舉辦全島坐監惜別會,從台南縣關廟鄉山西宮開始舉辦第一場「一人一元、輪椅行軍」。反對國民黨的情緒一波波地被激起。5月30日,高等法院判決:被告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等三人有期徒刑八個月確定,並附帶民事賠償新台幣二百萬元給原告馮滬祥。6月9日,他們三人更以「提前入獄」的方式,挑戰國民黨的司法體系。


1986年5月,「新觀點」周刊創刊號,報導「一人一元、輪椅行軍」。黨外雜誌提供:鄭南榕基金會


1986年6月,「自由台灣」周刊創刊號,報導「蓬萊島三君子」坐監。黨外雜誌提供:鄭南榕基金會

在台灣民主運動過程中,1987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這一年裡,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陸陸續續被釋放出來,1987年2月10日蓬萊島三君子陳水扁、黃天福、李逸洋在數百群眾熱烈歡呼下,坐監八個月出獄,踏出土城看守所,陳水扁出獄後擔任時為立委的吳淑珍女士之特別助理。


1987年2說10日「蓬萊島三軍子」出獄,佩戴花圈者,左起李逸洋、陳水扁、黃天福。


1987年2說28日,陳水扁在台北市永樂國小的「二二八和平日演講會」上,他高舉右手公開宣布加入民進黨。

陳水扁和鄭南榕一樣,在獄中的他沒有親逢民進黨的成立,民進黨各地的縣黨部亦逐一成立,陳水扁出獄後隨即參加1987年「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這是他出獄後的首度和群眾會面,陳水扁在台北市永樂國小的「二二八和平日演講會」上,他高舉右手公開宣布加入民進黨,陳水扁說:「我阿扁不會讓大家失望,因為越關越勇」,現場數萬群眾見證陳水扁加入民進黨。3月29日民進黨舉辦第一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補選中執委,陳水扁、姚嘉文當選中執委。

陳水扁加入了民進黨後,1989年,當選台北市立法委員,在國會的表現十分優異,不斷的揭發「國民黨」的弊案,連任兩屆立法委員。1994年,當選台北市市長;1998年,尋求連任失敗;2000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擊敗連戰與宋楚瑜,民進黨在他的領導下,爬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2004年,有驚無險再度擊敗連戰當選連任到2008年卸任。目前因案保外就醫,居住在高雄市。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