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能否解除黃牌名單?綠色和平籲漁業署加強執法成效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能否解除黃牌名單?綠色和平籲漁業署加強執法成效

 2018-03-20 15:47
綠色和平於模里西斯的調查發現,疑似有台灣漁船未登記於IOTC授權名單中,因此呼籲漁業署應積極行動,讓台灣能脫離歐盟的黃牌名單。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於模里西斯的調查發現,疑似有台灣漁船未登記於IOTC授權名單中,因此呼籲漁業署應積極行動,讓台灣能脫離歐盟的黃牌名單。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今(20)日表示,去年於模里西斯共和國調查全球非法漁業中,發現至少有10艘台灣籍漁船未登記於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授權名單;歐盟於2015年將台灣列為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漁業」,不合作第三國警告名單(黃牌名單),綠色和平也呼籲,漁業署應積極行動、打擊非法,讓台灣能脫離歐盟黃牌名單。

儘管台灣在被歐盟列入黃牌名單後,為了避免被歐盟改舉紅牌,從其他國家解除黃牌危機作法分析,不僅在法規面改善,新增遠洋漁業條例,並加設電子系統,成立24小時漁業監控中心,掌握漁船動態,但綠色和平在2017上半年前往模里西斯調查印度洋漁撈作業,仍發現有多艘的台籍漁船和權宜船,並不在該年的印度洋鮪類委員會漁船名單與漁業署權宜船名單中,卻疑似於印度洋從事違法捕撈作業。

綠色和平表示,最令人不解的是,有些漁船在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有登錄資料,即表示漁業署應可掌握這些漁船資訊,卻未能從監控系統發現這些不在IOTC名單中的漁船出現在印度洋,時間可能還長達近一年之久。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負責人李宜蕎表示,去年綠色和平已發現監測中心無法監管非法轉載漁獲,這次調查結果更顯示,監控系統沒有反映出所監控的漁船,出現在未經核准的捕撈區域,即使漁業署核對名單後也仍有出入,希望漁業署儘快確認漁船是否違規並確實執法,以保障合法漁船的權益。

鑑於去年歐盟仍以執法待加強為由,將台灣繼續留在查名單中,綠色和平表示已主動提交本次調查結果給漁業署,期待漁業署貫徹執法,並能在近期歐盟官員來台訪查離開前,公開調查程序,提供調查作業時間表,向社會與國際展現取締非法漁業的成果,避免因少數漁船違法加深台灣漁業負面形象。

另外綠色和平本次調查也發現疑似違規的權宜船(船籍登記於他國),綠色和平建議,漁業署若欲真正管理權宜船,防堵非法漁業發生,應於每艘漁船增設國際識別碼,如水上行動業務識別碼(MMSI)或IMO,並與船籍國通力合作,同時了解他國的作業規範與法規,相互支援,才能抑止違法事件發生。

若遭歐盟列入「黃牌」警告名單而未於期限中改善,則歐盟將會祭出「紅牌」制裁,禁止漁獲出口至歐盟,過去曾被列入黃牌名單的韓國、菲律賓,花一年半從黃牌除名,原本漁業署預期台灣能在一年半內從名單解除,但台灣至今仍於警告名單中;歐盟官員日前再度抵台訪查,預計21日將會讓台灣了解是否解除黃牌警告。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