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核一廠除役後可能變成核廢料大型乾式儲存場,且為期40年,行政院長張善政今日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原子能委員會仍在研究,但現在手上並沒有百分之百解決方案,但核廢料去向沒辦法解決,「就得考慮現地存放」。而台電核能發言人林德福則表示,最終儲存場仍以無人島或者準無人島優先,現在規劃的除役期間安全儲存只是過渡期,台電正積極推動最終處置場址選址作業。
針對媒體報導,核一廠一號機即將於2018年除役,二號機則將於2019年除役,在除役後將有可能就地成為核廢料的大型乾式儲存場,為期長達40年,將對大台北七百萬人安全形成影響。
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核一除役計畫目前都還在評估當中,主要還是核廢料去哪裡尚未定案的問題,在最終去向尚無法解決下,「就要現地由濕式貯存變成乾式貯存」,不過張善政強調,目前還沒有百分百的解決辦法,台電還在一方面設計、一方面與當地居民溝通。
不過民進黨立委黃國書今(1)日則在立法院會中質詢表示,此案未與當地政府及居民充分溝通,形同黑箱,要求目前政府暫停此項計畫,留待新政府決定。但張善政透露,此案已經送到新北市政府。原能會主委周源卿也表示,台電去年底將除役計畫送到原能會,今年初已經送到新北市政府,將請新北市政府公告。
經濟部長鄧振中則表示,興建核廢料的中期貯存計畫一直都存在,包括環評、投資可行性評估都在進行中,也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建照,將來還會設置最終處置場或外送計畫處理,相關程序很嚴謹。
台電核能發言人林德福說明,在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場仍無法照期程落實前,會先評估在台灣附近找「無人島或準無人島」興建一個大型的集中貯存場置放。林德福表示,一般乾式貯存場的執照發放就是40年,台電會盡量想辦法找核廢出路,不會讓核電廠變成核廢貯存場,目前還是以評估在台灣附近找「無人島或準無人島」興建一個大型的集中貯存場置放優先,廠內安全貯存是過渡方式。
據報導,核一廠一號機預定民國107年12月5日起停機、二號機在108年7月停機,台電公司去年底已將除役計畫送交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計畫以25年完成除污、拆廠等作業。預估核一廠除役經費新台幣182億元。不過,拆除廠房後,除7400束屬高階核廢料的用過核燃料棒外,還有廠房設備等6萬多桶低階核廢料,台電規畫將廠內西南區劃設為保留區,興建約8200平方公尺的第二期乾式貯存場、5000平方公尺的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