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香蕉「黃葉病」有救!香蕉達人黃水木公開有益菌療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香蕉「黃葉病」有救!香蕉達人黃水木公開有益菌療法

 2016-11-24 13:40
 陳水木的農業知識來自社會大學,由於他自家香蕉園曾發生過黃葉病,因此他在汲取專家知識後自行研究,經過10年研發出採用「蕈狀芽孢桿菌」抗衡病菌的方法。圖/南投縣政府
陳水木的農業知識來自社會大學,由於他自家香蕉園曾發生過黃葉病,因此他在汲取專家知識後自行研究,經過10年研發出採用「蕈狀芽孢桿菌」抗衡病菌的方法。圖/南投縣政府

「黃葉病」是蕉農最害怕的一種香蕉疫病,一旦發生香蕉黃葉病,往往需休耕長達15年才能化解。在竹山鎮下坪里栽種香蕉的陳水木,發明運用「有益微生物」抗衡黃葉病病菌的方法。議員張志銘23日特別請陳水木老師在其自家農園分享寶貴經驗,吸引國際專家及媒體到場參觀並交流,盼讓這項方法廣為流傳。

陳水木的農業知識來自社會大學,由於他自家香蕉園曾發生過黃葉病,因此他在汲取專家知識後自行研究,經過10年研發出採用「蕈狀芽孢桿菌」抗衡病菌的方法。他強調,黃葉病主因是過度使用肥料導致土壤酸化,讓病菌有機可趁,因此少用農藥及化學肥料,讓土壤保持中性,並運用益菌克制病害,培育健康香蕉,一般得黃葉病的蕉園需15年才能重新種植,他僅花費約3年就讓土地及香蕉恢復。

陳老師的兩大法寶是「溶磷菌」、「蕈狀芽孢桿菌」,前者可助土壤維持中性,或者則可抑菌。他說,一般蕉農每分地便使用約兩包的化學肥料,但他攪和黑糖與豆漿培養2種益菌,並透過定時器於固定時間注入空氣,培養約2天完成後與肥料一同使用,一共3.2分地也是同樣兩包肥料,不但節省,更兼顧產量與蕉株健康。

張議員聽聞陳老師發明如此有效的方法,在經過他首肯後,決定公開這項秘訣,適逢有國際農業參訪團來台,也一同前來觀摩。張議員指出,南投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目前首要鼓勵青農返鄉,但要讓青農能夠留在故鄉,政府應讓他們在本錢 (資金)、本事 (技術)、本人 (人才) 等「三本」面向得到協助。其中,陳老師不藏私熱心分享,便是將本事傳授給每個蕉農,讓更多農民獲益。

當天國際參訪團成員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廣州、泰國、印尼等國家農業專家,他們都從事農業,耳聞陳老師研發的方法,特別前往觀摩。陳老師也特別在現場向參訪團說明,同時示範益菌培育方法,讓專家們直呼獲益良多。


圖/南投縣政府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