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幸是生長在嘉義朴子鄉下,從小成績優秀,考上東海大學後即移居台中西區三十多年,已把台中當作她的「家」,目睹台中多年來政府不作為深感憤憤不平,於是她喊著「超越藍綠,改變台中」的口號,首度公民出征,將在中西區投入議員競選。
由於她從小家境清苦,身為大姐幫父母帶著九個妹妹生活,除了善盡大姐之責外,還是妹妹的榜樣,葉家十姐妹都領獎學金,讓父母親安慰寬心不少,她這段傳奇的歷程,博得鄉里親友稱讚,並以「台灣阿幸」之美名來與「日本阿信」共許,且親手製作一本「台灣阿幸和她的九個妹妹」的繪本作為她這次參選的文宣,書本中道盡家從困境生活的歷程與邁向和樂的過程,感人至深。
葉春幸以無黨無派的女性候選人在中西區參選,堅持傳遞溫柔力量來感動選民,在歷經數月的競選過程,她的二十歲兒子不忍媽媽的辛苦,半夜裡創作了「我的媽媽」的感人影片,深獲迴響,創下兩天YouTube點閱破萬,引起青年首投族與婦女群的瘋傳,將這股溫馨感人的歷程深深注入心靈,引起甚多迴響,這種以母性關懷的思維,在中西區發酵,而匯流成一股溫柔的力量,博得市民的掌聲。
尤以近日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宣誓辭去立委之職全力投入市長競選以表決心,就傳出耳語,中西區只有三席議員,以理性配票,藍綠各佔一席,剩下一席就保留給葉春幸,讓她這股清流為中西區的重建發揮作用。
葉春幸表示:自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即長居台中市中區,從事教育工作,並與擔任牧師的夫婿共同致力於弱勢,偏鄉兒童教育,青年輔導及領袖培養,家庭及婚姻輔導諮商,關懷婦女及弱勢家庭,發揮「牧師娘」的慈愛關懷而博得鄰里鄉親的讚美。
她從經濟專長的眼光,看著台中市從省都的光輝時代,歷經胡市長主政多年把代表台中最繁榮的地區淪為破敗不堪,深表遺憾,於是打出「守護家園」為下一代幸福站出來。希望將台中每戶家庭能成為「全台灣」最幸福的家庭。
這是葉春幸提出首要的政見,第二:針對教育的更新就以她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經驗亦有獨到的思維,以推動快樂、健康、有創意的教育環境為核心,從事社區服務,培養社會關懷的具體行動,讓社會能夠祥和安樂。
第三:讓青年有希望,使青年發揮創意,發展商圈新亮點,規劃中西區「老街新潮區」注入清新活力,帶動商圈發展,再創昔日榮景。並規劃中西區成為文創產業特區,重新創造中西區的「京都」文化景觀旅遊產業。
第四:發揮婦女溫柔堅韌影響力,推動「幸福家庭親子課程」讓全職媽媽成為資源共享團體。並督促婦女政策,增加就業及臨時幼托機構,及保障夜歸婦女性命安全。
第五:尊重弱勢,推動閒置空間提供長者進修,讓其傳承專業經驗予年青人,推動祖父母節,以對年長友善、尊崇的文化運動。並招募志工加強對年長者及社會弱勢者的各項生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