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改革憲政、建立台灣主體性是邁向台灣國家正常化之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改革憲政、建立台灣主體性是邁向台灣國家正常化之道

  2016-10-30 12:25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脫古改新」是台灣的唯一出路,這需要憲改建國,憲改建國的關鍵則在國會。圖/朱孟庠提供
「脫古改新」是台灣的唯一出路,這需要憲改建國,憲改建國的關鍵則在國會。圖/朱孟庠提供

新政府執政,面對中國強力壓迫,如國際民航組織(ICAO)確定封鎖台灣,連媒體採訪都吃閉門羹。部分藍媒評論竟總是譏諷:如果否認九二共識,目前台灣連聯合國周邊組織都無法參與,遑論入聯?但我真要反問,如果承認九二共識,那麼面對中國再進一步的逼近,台灣該當如何?一步步靠近成為中國囊中之物?美國亞太助卿羅素,在台灣被ICAO拒於門外後,仍重申美國支持「台灣」參與ICAO。注意,是台灣,而非中華台北或中華民國。此案足證藍營的一中各表是自欺欺人。

台灣人民清楚地知道,世界上唯一對台灣有併吞野心的是中國。要徹底擺脫屈辱,避免被併吞,唯有經由正名、制憲,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才能脫離一中泥淖,以新生國家身分加入聯合國。

那麼這個目標又該如何完成?依據憲法,正名制憲需要由國會四分之三席次通過;其次以公民自決,向世界展現台灣人民的意志。當前蔡政府當尋求美國與日本的協助,來穩住中、美、台的三邊關係、對內則應讓國民黨或親中勢力徹底泡沫化;再穩住經濟後,一步步透過憲政改革,向世界展現台灣人強烈的國家意識。

憲政改革的近程目標是:配合2020年總統立委大選合併公民複決,「降低公投門檻」、「降低政黨門檻至百分之三」、「不在籍投票」、「十八歲選舉權」、「政黨不分區門檻調降」。經由憲政改革,一步步邁向國家正常化。

台灣歷經四百年的苦難,好不容易獲得自由民主的果實。現在正是所有台灣人超越過去恩怨,攜手共創新時局的時候。過去十六年,當台灣的孩子很紮實的上了台灣歷史課程後,我們欣見成果,這一代年輕人都是天然獨,在台灣認同教育的深根工作,已階段性完成任務。展望國家未來,下一步即是推動台灣憲政改革,以憲改補歷史之鼎,續民主之火,積極培養年輕人才,鼓勵優秀的年輕人參與公共政策討論與制定。

我為李登輝基金會編纂《生命之旅》一書,上月已出版。編輯過程中,了解李前總統的遠見。2011年他大腸癌開刀後,身體還很虛弱,沒休養多久,就開始了他的「生命之旅」全台走一圈。在深入最基層後,他看見了問題,發現了台灣各角落裡動人的生命力。他有喜有憂,再喊出了第二次民主改革(李前總統任內不流血的寧靜革命,是為第一次民主改革),要將民主深化,讓全國人民及地方鄉鎮都能享受民主的果實。期間深入各大學演講,2014年3月欣見由年輕人發起的民主運動太陽花學運,喚醒了台灣社會的公民意識,台灣終於展開新的格局,邁向第二次民主改革,開啟台灣憲政改革之路。之後,年邁的李前總統又再啟動一場場的第二次民主改革宣講。

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是艱鉅的工程。李前總統說:「我已經九十四歲了,現在做的事情,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是為了下一代子孫的尊嚴、生存在打拚鋪路。」他老人家看得遠,今天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其實都已應驗了他幾年前所憂心的。今年有著特別的意義:第三次政黨輪替,執政黨已完全執政,但這同時也是新的挑戰。為避免新政府「託古而不改制」,台灣人民要協助新政府「脫古改新」,因此,推動憲政改革、建立台灣主體性是邁向國家正常化之道。

面對中國一次又一次鋪天蓋地的打壓,只是讓台灣人民更清楚認識中國霸權本質,未來只有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台灣唯一生存之路。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