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歲的蔣松輝先輩在睡夢中過世
最近吾友李華林博士寫了一本好書:「健康的101歲」,這是非常不容易達成的理想,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祗有日本聖路加榮譽院長日野原重明(1911-),目前仍然健康地活著,而在台灣的親友中,唯一健康的活到101歲的,是最近(2014年9月30日)才在睡夢中去世的蔣松輝前輩,他曾就讀於日治時期的台北一中(現在的建中),因此可以說是我的前輩;雖然我們有遠親的関係,我的七舅母在就讀靜修女中時,曾寄住在她的姑丈蔣渭水大安醫院的家,因此舅母與蔣松輝是同一輩親戚,但是我在1968年前出國之前,跟本不認識蔣松輝本人,也不知道台灣曾經出現過蔣渭水這位抗日民族英雄,雖然郭雨新偶而會在演講時提及蔣渭水,但印像不深,出國之後第七年(1975年),終於同鄉後輩黃煌雄寫出了第一本蔣渭水傳,那時我才知道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台北校醫,曾經出現過亜洲四大革命家之一的蔣渭水,在美國碰到舅母時才開始談起,她所認識的蔣渭水,加上郭雨新這位蔣渭水接棒者,在海外的親自教誨,無形中我也變成了海外介紹蔣渭水的先驅者,記得1977年美東夏令營在布朗大學舉行時,在郭雨新演講之後,我生平第一次上台介紹蔣渭水,並推銷了黃煌雄的蔣渭水傳大約三百本。
1978年搬到南加州後,蔣渭水和賴和成為我的Mentors,雖然我是小兒科醫師,但我受邀演講從未以小兒科為講題,講得最多的是「台灣醫師對台灣文化的貢獻」,1989年台灣文化之夜在南加州日美劇場舉行時,由王古勲主講「吳新榮對台灣文化的貢獻」,我主講「蔣渭水和賴和對台灣文化的貢獻」,南加州的7百位台灣同鄉,才首次瞭解日治時代台灣醫師不僅對台灣醫療有貢獻,對台灣文化也有相當大的貢獻。後來我主編的「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把蔣渭水、賴和以及杜聰明這三位醫界三𠎀都例入其中,讓更多臺灣同鄉瞭解他們的生平事蹟。
透過恩師李鎮源才認識蔣松輝前輩
因為我在海外創刊的台灣文庫,出版不少國府的禁書,例如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吳濁流的「無花果」等,因此我變成黑名單人物,1987年解嚴那一年,在李登輝副總統和陳五福醫師幫忙下,才回到濶別17年的祖國-臺灣,在離臺前夕,透過恩師李鎮源教授的介紹,我才有機會邂逅了蔣松輝,那時74歲的他仍然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我們一見如故,聊得很開心,才發現我們有不少共同的親友,他也送我不少有関蔣渭水的原始資料。
他雖然是台灣英雄的後代,人卻非常謙虚有禮,不像國民黨富二、三代那麼驕傲與自命不凡,蔣松輝先生經常在公開場合説:爸爸蔣渭水一生只活了四十年又六個月,雖然他比他爸爸多活了2倍半,但他的成就不及爸爸的千分之一。事實上蔣松輝先生最大的貢獻,便是延續他爸爸蔣渭水的反抗外來殖民者的精神,我每次看到他,便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蔣渭水來,記得有一次在台北醫學大學開學術研討會時,名醫師暢銷書作家侯文詠,問我一個問題:「蔣渭水如果現在還活著時,他到底會是統派還是獨派?」,我回答他説:「看看現在的蔣松輝先生的立場,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至於什麼是蔣松輝先生的立場,他在95歲高齡時,在台北白壽健康會館,主講蔣渭水事蹟時,蔣松輝強調,父親當年就主張,「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台灣不僅是台灣人的台灣,更是世界的台灣,所以「台灣應該獨立,成為世界的台灣!」
他進一步指出,共同在台灣這個島嶼生活,認同台灣,為台灣打拼的人,才是台灣人,如果沒有這樣的心,就是掛洋頭賣狗肉,甚至出賣台灣的主權的人,是他父親最看不起的人,此外他也提及,蔣渭水學醫期間,因受到一位日本院長提出的「小醫醫人、大醫醫國」觀念的影響,因而投身文化與社會改革運動
蔣松輝親自打電報給國際聯盟
我在1997年返台服務之後,就比較有機會到他永和的家,去請教他父親蔣渭水的事蹟,從他的口中,我得到了不少第一手資料,例如國民黨領導人常説蔣渭水是孫中山的同盟會盟員,但是蔣松輝説他父親絕不曾加入同盟會,而且他反對武力革命,反而比較認同梁啓超向林獻堂建議的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的和平改革路線,為此蔣渭水去過東京二次,但因為孫中山是醫界同行,蔣渭水對這位醫界前輩,有某種程度的尊重是事實,但孫文的目標是「驅除韃擄,恢復中華」;蔣渭水的目標是「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人的當家做主是他一生的夢想。我在海外出版的東方白的「浪濤沙」中,說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先生彭華英陪同蔣渭水打電報給國際聯盟,要求他們派人來調查,日治當局賣鴉片給台灣人謀利的事,歷史的真相是,蔣渭水派蔣松輝在郵局快關門時,打電報給國際聯盟,後來國際聯盟真的派人來調查此事,日治當局迫於國際壓力,才請杜聰明主持更生院,才開始推動禁鴉片運動,那時連雅堂(連勝文曾祖父)寫了一篇:「新阿片政策謳歌論」,替日治當局講話,現在要替蔣渭水圓夢的柯文哲,和背叛台灣人民的連雅堂曾孫,要競選台北巿長,如果蔣松輝還活著,相信他一定會投給柯文哲一票。
2002年我在宜蘭教社區大學時,正在教蔣渭水的事蹟時,全國唯一紀念蔣渭水的「渭水路」居然公投失敗被「中山路」取代,喜歡打抱不平的我,就聯合當時的二位同學:黃瑞疆老師和陳歐伯以及蔣松輝,蔣朝根等蔣家後代,建議北宜高命名為「蔣渭水紀念公路」,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007年陳水扁總統主政蘇貞昌仼行政院長時,正式命名國道五號北宜高為「蔣渭水紀念公路」,記得雪隧開通那天,我先去蔣松輝前輩家,再一起岀發參加「蔣渭水紀念公路」開通典禮,那天他的心情特別高興,正如郭雨新所謂遲來的春天,還是會來的。
蔣氏家族三喜臨門的難忘日子
蔣松輝前輩一百歲生日,剛好碰到他長子蔣智揚和長媳賈慶凱的二位公子也要結婚,那天他們家三喜臨門,可以說是蔣渭水家族百年來最風光的一天,那天大約六、七百位親朋好友來祝賀,渭水春風音樂劇的名歌星也來棒場,我雖是遠親,也替苦盡甘來的台灣蔣氏家族高興,並且深感與有榮焉。2004年高齡已91歲的他,與台獨教父史明一起坐輪椅,參加228手牽手䕶台灣的活動,那一天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喜悅的日子,因為他父親的銘言:「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在這次2百萬人的手牽手的活動中實現了。
蔣松輝前輩自幼聰明,爸爸忙于台灣人的自救運動,跟本沒有時間管他,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考上日治時代的台北一中(現在的建中),當年的台北一中,一年祗錄取1-2名台籍學生,因此能夠考上台北一中,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18歲那一年他本來要去日本長崎醫大學醫,但是父親蔣渭水突然因為傷寒去世,而沒有走上行醫的生涯。蔣渭水本來在大稻埕開業行醫非常成功,但是成為台灣人的救世主之後,他先後創立台灣文化協會、成為台灣民報褓姆、催生文化書局,這些都是虧錢的文化事業,1927年又與林獻堂創立第一個台灣人的政黨:台灣民眾黨,這時的蔣渭水文化與政治的演講愈多,病人卻愈來愈少,最後去世後祗剩下一隻電話,蔣渭水五千人的大眾葬,很幸運地留下2500元的白包,他們全家3個兄弟和媽媽,就靠這些錢過了一段難苦的歲月,後來舅舅石煥長到上海行醫,才叫他到上海學商,一直到1947年那一年他才平安返台。
蔣渭水和蔣松輝未完成之夢
蔣松輝之所以能活到101歲,最大原因是娶了一位貿慧的妻子日裔池田八重子(1919-2011),她是典型的日本妻子,既賢惠又能幹,把松輝先生的照顧得無微不至,可惜92歲時先過世;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有活到老也學到老的精神,而且非常精通電腦,有関他父親蔣渭水的消息,他會馬上傳給大家知道,加上他的有強烈的史命感,他有義務譲他的先父的不屈不堯的對抗外來政權底精神,留傳下來,我在1999年在東華大學教蔣渭水時,大概祗有10%的學生知道蔣渭水是誰,但是自從「蔣渭水紀念基金會」成立以來,不斷的在辦演講會和音樂會,每年也都有專書出版,半年前我在中山醫學大學演講時,已經有90%以上知道蔣渭水是誰,蔣渭水與蔣松輝父子有二大夢想還未實現(1)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2)台灣文藝復興之夢,最近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常在演講中説,他是為了實現蔣渭水80多前未完成的「文化夢」而參選市長選舉,我們期待他有機會成為台北市長,並在當選之後努力催生:
(1)有歷史價值的電影「蔣渭水傳」,最近委內瑞拉以15億台幣拍了一部委內瑞拉國父「解放者:西蒙.波利瓦傳」相當精彩。(2)創立蔣渭水文化中心園區,這點可以學習菲律賓國父黎剎文化園區。(3)催生「蔣渭水大學」,成為推動台灣文藝復興的火車頭。如果這些夢想都能實現,蔣松輝先輩將會含笑于九泉之下,天佑台灣!天佑蔣渭水家族!(後輩林衡哲完稿於南加州亞伯蘭市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