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內閣人事分析 蔡英文和林全求實做目標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內閣人事分析 蔡英文和林全求實做目標

 2016-04-12 21:14
陳添枝(右)若遭立委刁難,林全強調,將全力捍衛。(黃謙賢攝)20160412
陳添枝(右)若遭立委刁難,林全強調,將全力捍衛。(黃謙賢攝)20160412

從準閣揆林全先後兩波人事案來看,蔡英文及林全的人事佈局,基本的基調就是一個「求穩」、「務實」的狀態,把小英基金會及新境界基金會的政策人才,放在政務委員位置上,督促聯繫跨部會的各項政策,過去被視為「不管部的政務委員」,都會被賦予相關實權。基本上這是一個同心圓的概念,把民進黨要培養的執政人才,放在政務次長位置上,算是具有創意的作法。

台南市秘書長陳美伶接任行政院秘書長、桃園市副市長邱太三則接任法務部長、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接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他們三人分別從台南、桃園、高雄等地方借將。

這次林全將張景森、林萬億、施俊吉等人放在政務委員位置上,把部長的光環讓出來,讓其他人閃亮,林希望這些參與總統大選的政務委員,能夠居間協調政策推動,讓蔡英文提出的長照制度、年金制度、司法改革等主張儘快實施。老實講,這是一個新作法,能不能實現,還有待觀察。

在已公佈的內閣名單中,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出任國發會主委暨政務委員,引發最多爭議。據悉,林全希望借重他在總體經濟的視野,還有區域經濟整合的表現、國際貿易的專研,不過在這方面的研究,綠營學界人士也是所在多有,但陳添枝仍在爭議聲中登場,甚至林全打包票要在立院幫陳添枝擋藍綠立委的箭,不管是籃是綠的立委,終於找到林全內閣的第一道破口那就是國發會主委,因為之前他在馬政府任內推動的消費券,每人花3600元來刺經濟景氣,就不一定是大家認同政策。

在未來內閣中,放眼望去每個部會都有地雷,如何處置這些無法迴避的棘手問題,例如農委會的美豬、食安問題,衛福部的年金問題、健保問題、法務部的轉型正義、陸委會的兩岸問題,每件都很緊急。由公佈人事分析,都算是有實務經驗,「求穩健」最重要,也可以說沒有甚麼政治明星,但能否達到蔡英文和林全的「實做」目標,還有待時間驗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