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當67.1%市民贊成「縮蛋」的時候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當67.1%市民贊成「縮蛋」的時候

 中小企業負責人 2015-04-29 22:1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最近台北市研考會針對「拆蛋」或「縮蛋」的民調,結果認為該「拆蛋」的贊成比率為49%,不過覺得應該「縮蛋」的比例高達67.1%。當趙藤雄先生以生命保證大巨蛋安全的時候,令大家產生一種''不安全''的危機感,因為是否就是越缺安全,才會越強調安全嗎 ?   而一位趙董的生命是否比較值錢嗎?萬一發生災難,人命是喚不回的,到時候誰能賠得起或誰能負責 ?

未來只有「安全的縮蛋」才是對市民最負責任的交代,如果遠雄對於市府提出的五點重大瑕疵問題,卻依然故我而不思改進,則台北市府當然沒有理由在「安全疑慮」之下,輕易妥協讓大巨蛋通過或放行,而試著以一般小市民眼光來看大巨蛋的安全疑慮在哪裡 ?

一、大巨蛋的逃生時間無論是26分鐘或甚至於60分鐘,安全嗎 ?

依據奧運或國際標準,在緊急條件下,考慮場館內人員的運動特徵及心理承受能力狀況,任何運動場館的逃生就是8分鐘疏散完畢,而且無論觀眾人數是2萬人或4萬人甚至於10萬人。何況北市府的模擬軟體「Sim Tread」包括高雄市大巨蛋或日本各巨蛋都可在12分鐘內完成疏散,但遠雄大巨蛋在26分鐘或甚至於60分鐘內卻無法達成完全疏散,真的是否太離譜了?

二、大巨蛋為何是下沉式的設計?安全嗎 ?

一般運動場館觀眾逃生時是直接下樓或平面移動即可,大巨蛋的設計本來是下挖13公尺如今下沉式卻挖深到22.6公尺,觀眾座席位置在地下一樓、二樓部份,由於逃生必須下樓再上至一樓,逃生動線複雜而增加逃生時間與困難度,像高雄巨蛋還有平台讓高處位置觀眾席可以直接逃出戶外的設計,台北大巨蛋似乎沒有。

三、大巨蛋直接面對光復、忠孝兩條大馬路,安全嗎 ?

當災害來臨時,尤其是交通顛峰時間人車擁擠,大巨蛋附近的公共空間小,鄰近的松菸文創建物又多,如此都增加逃生或救災困難度,而國外一般巨蛋其周邊的腹地廣大,逃生空間也較大,何況大巨蛋旁邊還有商場。

四、逃生速度與每人逃生面積,數據不符合實際狀況又過於寬鬆,安全嗎?

大巨蛋逃生速度用1.5公尺/每秒或逃生面積4人/每平方公尺當數據,脫離或不符實際可能發生情況,安全嗎 ? 以上下班捷運狀況來比較,擁擠的時候每個人不可能以1.5公尺/每秒速度走路,而當擁擠時也不可能4人站在每平方公尺上,兩者數據都是不太可能的情況下,以這兩種數據來做測試安全嗎?

五、大巨蛋3/1的外牆部分與商場共構而以防火牆封閉,安全嗎 ?

如此一來是否增加觀眾出入的危險性及災害逃生的困難。因為以防火牆隔離封閉,出入口個數即使足夠,但卻使得逃生規劃路線的複雜化,以及增加逃生的時間與困難度。

六、大巨蛋為節省成本封閉式比較開啟式,安全嗎 ?

日本東京巨蛋球場是封閉式,假設火災發生後濃煙上升至巨蛋頂部開始沉積,直到最高一排座位觀眾站立時眼睛高度約12分鐘,台灣大巨蛋觀眾需要花26分才能逃難時間足夠嗎 ? 以1985英國露天足球場火燒事件,僅短短三分鐘造成了56人死亡,大巨蛋在此密閉空間之下,是不是應該疏散得更快、時間更短 ?

七、其他情況-

災害時遇上、下班時間塞車,救護車進出容易受阻,安全嗎 ?或隔壁商場可能較多的老弱婦孺也會增加逃生危險度,萬一例假日隔鄰松菸文創人潮又眾多,安全嗎 ?而大巨蛋與地下板南捷運線距離只有12.7公尺,如果大地震來臨,安全嗎?

總之,台北市政府應秉持「安全至上」的精神, 無論與遠雄談判或訴訟結果是接收、全拆或半拆的大巨蛋,特別要強調的是「沒有安全,就沒有大巨蛋」,這既是對台北市民完全負責的態度,也是給台灣棒球迷一直以來期盼大巨蛋誕生的交代。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