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柯文哲上任3年 北市精神心理健康政策仍不及格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柯文哲上任3年 北市精神心理健康政策仍不及格

 2017-09-14 14:17
身心障礙者潛水訓練課程。圖/取自身心障礙聯盟粉絲頁
身心障礙者潛水訓練課程。圖/取自身心障礙聯盟粉絲頁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3年,當選前曾前往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聽取意見,並簽下承諾書積極推動精神障礙相關政策,台北市心生活協會今(16)日上午邀集公益團體和專家學者一同回顧3年來的精神心理健康政策施行狀況,並為此做問卷調查。就整體滿意度而言,柯文哲僅拿5.7分,而現場學者與工作者給予的分數則只有4.47分,無論是一般民眾、精障者及其家屬,或是專家學者,柯文哲都沒有拿到漂亮的分數。

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表示,這次檢查項目一共分為10項,其中分數最差的是精障家庭的困難無法解決,這也是其他縣市或中央沒有注意到的部分;其次為精障污名化的部分,政府要如何幫助情緒到達危險的人,不要只是問需不需要強制住院,問題還是不會被解決。

金林直言,從網站的資訊留言信箱就可以發現,台北市有困難的家庭非常多,有多少家屬是求助無門,沒有獲得政府的幫助。他說,台灣很重視醫療資源,但是卻忘記了精神障礙者生活上的需要,或是讓家屬有喘息的機會,3年來也沒有統計精障者的就業狀況。台北市的資源相對較多、專業人士充裕,希望政府有機會可以去瞭解精障家庭的需求。

伊甸基金會附設活泉之家主任廖福源指出,很多事情應該是政府要做的,但都變成NGO團體在協助精障者家屬,政府也遲遲沒有給家屬支持服務,幾十年下來政府也沒有作為。廖福源說,精神心理健康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不是只有生病的人才有需求,但台北市沒有心理健康的相關政策,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分配以及制訂有系統的制度,都要等新聞或團體跳出來才會去做。

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陳冠斌認為,台北市精障服務非常多元,但在服務規劃上有待加強。精障服務和精神疾病的預防需要細膩的規劃,從預防、發病、復健、長期照顧,也要有團隊整合,由市府作整體政策規劃,雖然服務多,但是彼此之間的資源沒有串連。

另外,陳冠斌也說,現場學者的給分落差很大,反應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資源會受到排擠,這也是考驗政府施政能力。政府應思考如何有效整合與分配資源,好好重新規畫檢討,以符合家屬及患者的需要。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