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針對已公布實施的高中課綱大幅「微調」,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刪除,增加與中國連結的內容,台灣歷史學會痛批課綱「微調」為特定意識形態服務,「應該被調整的是憲法中不合時宜的內容,而非人民的腦袋」,要求教育部懸崖勒馬,還給學生一本專業的教科書!
台灣歷史學會今(22)日發表聲明,指教育部大幅「微調」高中課綱,違反程序正義及教育原則,明顯不當,又以歷史課綱中台灣史的部分為最,此「微調」不但引發高中教師反彈,也有超過140名歷史學者連署抗議。
聲明痛批,教育部不顧社會抗議聲浪,強行公布實施「微調」後的新課綱,台灣人權促進會提起行政訴訟,今年2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教育部敗訴,要求教育部公開審議過程資訊但教育部仍執意審查通過依「微調」課綱所撰寫的新教科書。
學會痛斥極權獨裁國家,多由上而下、透過謊言洗腦教育人民,以遂行其統治,該歷史課綱「假微調之名,行大改之實」,與歷史學求真的信念完全背離,在內容上,將「鄭氏政權」改為「明鄭」,以符合其「大中國」的意識形態,或要求教科書「說明臺海對峙、八二三炮戰、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透過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的連結,合理化其「以反共之名、行鎮壓異己之實」的作為,凡此種種,皆為特定意識形態服務。
無視質疑聲浪,無記名強行通過審查
聲明批評執政當局搬出憲法當幌子,課綱要求教科書須說明「國共內戰、政府遷臺後,我國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如此方能「符合憲法精神」,但近年來民調顯示,宣稱「中華民國主權擴及中國大陸」,只得到台灣少數民眾支持,若憲法內容得不到多數人民的支持,那應該被調整的是,「憲法中不合時宜的內容,而非人民的腦袋」。
聲明指出,根據立憲主義基本精神,人民學習知識的權利,應受高度保障,但此課綱「微調」過程,處處違反程序正義,包括課綱檢核小組的組成,並無相關領域學者參與,並以偷襲方式,召開虛應故事的所謂「公聽會」,又在審議新課綱大會上,當著多名課審會委員質疑有問題時,強行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皆顯示當局既定的立場與結論。
台灣歷史學會要求教育部應懸崖勒馬,停止讓「微調」教科書在今年8月進入校園的一切行政作為,高度肯定台南市長賴清德宣布繼續使用「微調」前已取得教育部核發使用執照的合法教科書,盼其他縣市長跟進,希望台灣人民確實體認歷史與教育不容恣意扭曲,及身為國家主人的責務和民主真諦。
聲明強調,只有強大的民意,才有可能重新還給學生一本合乎法定程序與歷史專業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