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龍潭名醫 二代醫療奉獻獎 鄭盛杞(1910〜2000)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龍潭名醫 二代醫療奉獻獎 鄭盛杞(1910〜2000)

 2021-05-29 09:30
人物-鄭盛杞醫師。圖/鄭雪芬提供
簡介:

鄭盛杞,1910年4月1日出生於日治時代的新竹關西客家人,家境貧苦,但努力向上,關西公學校畢業後考上台中一中,之後考入台北醫學專門學校,1934年畢業後入台北醫專的內科醫局研習,1937年他在桃園龍潭開業行醫,從此「盛杞診所」成為龍潭地方人盡皆知的「活菩薩」。他在龍潭服務病患超過一甲子,對於窮苦病人也免費施醫,對地方公益更慷慨贊助,1972年他與地方人士黃天開各捐贈了三百餘坪土地興建龍潭第二公有市場,地方上的人早已把他當作自己的家人。鄭盛杞在1983年曾獲當時省府主席李登輝頒贈「長青楷模」表揚他對地方醫療民眾健康的長期貢獻。

鄭盛杞在1992年獲得第二屆醫療奉獻獎。當記者採訪他要報導他為鄉民奉獻超過一甲子的事蹟時,他反而請記者要多報導民間誤信秘方、偏方延誤診療而受害的案例,他說:「照顧病人健康是醫師的終生職志,也是上帝賦予他的神聖使命」。

2000年鄭盛杞過世時,遺囑是捐資200萬在他的母校關西國小設置「盛杞視聽紀念館」,他的子女遵照其遺願付諸實現,2008年紀念館落成啟用,遺愛在人間!圖/鄭雪芬提供

鄭盛杞,1910年4月1日出生於日治時代的新竹關西客家人,家境貧苦,但努力向上,自小成績優異,關西公學校畢業後考上台中一中,之後考入台北醫學專門學校,1934年畢業後入台北醫專的內科醫局研習,1937年他在桃園龍潭開業行醫,從此「盛杞診所」成為龍潭地方人盡皆知的「活菩薩」。鄭盛杞每天應診超過十小時,不分日夜全天候服務,對病人細心診療經常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對家屬的問題耐心回答從來不嫌麻煩,除了星期日下午休診,他在龍潭服務病患超過一甲子,對於窮苦病人也免費施醫,對地方公益更慷慨贊助,1972年他與地方人士黃天開各捐贈了三百餘坪土地興建龍潭第二公有市場,地方上的人早已把他當作自己的家人。鄭盛杞在1983年曾獲當時省府主席李登輝頒贈「長青楷模」表揚他對地方醫療民眾健康的長期貢獻。

不僅是在診所悉心為病人服務,早期鄉下交通不便,病人常無法前來診所看病,鄭盛杞也體貼病患,常應家屬要求前去往診,騎著單車深入鄉間小路,即使颳風下雨也隨叫隨到。更考慮到偏遠山地鄉原住民的醫療欠缺,他長期前往桃園復興鄉、巴陵、武東等山地為原住民看診,還學會一些山地話可和病人溝通。他的兒子鄭俊良是牙醫師,因跟隨父親長期前往復興鄉服務,後來對原住民的健康照顧也做出長期服務,甚至遠到蘭嶼和長濱鄉衛生所工作,退休後還到屏東鄉下行醫,對偏遠地區民眾提供牙醫診療,因此得到2012年第22屆醫療奉獻獎,而鄭盛杞本人則是在1992年就已經獲得第二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父子二代先後獲獎的紀錄傳為美談。當記者採訪他要報導他為鄉民奉獻超過一甲子的事蹟時,他反而請記者要多報導民間誤信秘方、偏方延誤診療而受害的案例,一再呼籲媒體要善盡公共教育責任,提醒民眾尋求正確醫療才能獲得健康的保障,他說:「照顧病人健康是醫師的終生職志,也是上帝賦予他的神聖使命」。

鄭盛杞育有十一位子女,其中六名成為醫師或牙醫師,加上女婿也是醫師,是標準的「醫師家族」,也是龍潭地方上為人敬重感佩的公益家庭。2000年鄭盛杞過世時,遺囑是捐資200萬在他的母校關西國小設置「盛杞視聽紀念館」,他的子女遵照其遺願付諸實現,2008年紀念館落成啟用,遺愛在人間!在鄭盛杞的家中客廳有一幅對聯:

「鄭重行醫半世紀 醫術超群獲肯定
   盛名遠播傳遐邇 療治病患十餘萬
   杞樟人傑囊中錐 奉旨天命施仁術
   醫術高深有口碑 獻資興學為鄉梓」

充分描寫出鄭盛杞奉獻桑梓的一生!


專心為病患看診的鄭盛杞(右)。圖/鄭雪芬提供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