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不爭的事實 貧富差距破百倍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不爭的事實 貧富差距破百倍

 公司法務 2015-07-05 13:3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近日報導我國所得分配不均持續惡化,依財政部最新統計,2013年綜所稅申報共598.9萬戶,按申報所得高低分成二十等分,所得最低5%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4.4萬元,所得最高5%家庭平均年所得達437.3萬元,所得差 距飆升至99.39倍,相較前一年2012年來看,竟擴大了15.48倍,再創了歷史新高。

依歷年所得級距比資料,所得最高5%與最低5%家庭,2005年差距比率僅55倍,2008年已超過65倍,2009年攀升至75倍,2011年已逼近95倍;2012年因軍教恢復課稅,稀釋了貧富兩極化的效果,所得差距比縮小至84倍,但2013年卻又擴大至近100倍,凸顯所得差距不斷擴大,也證明2012年財政的所得差距改善方案,只是曇花一現的假象。

馬總統屢向財團靠攏的稅改政策,造成貧富差距的大幅拉距至百倍,社會各界抨擊聲浪不斷,執政當局也明白該統計數據必然對明年總統大選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於是財政部趕緊跳出來消毒,財長張盛和表示,課稅資料不能用來衡量所得分配,因為有各種減稅和免稅,像是土地交易所得免稅、地下經濟以及現金經濟都不在課稅範圍內,依台灣現況,若以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最高20%以及最低20%的差距倍數計算,目前台灣的家戶所得倍數是6.08倍,低於日本的6.12倍、香港的20.7倍及美國的9.59倍,所以並沒有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

張盛和部長的說明,真可以説是十足「騙外行的」障眼法,因為張部長巧妙的用最高20%以及最低20%來稀釋的差距倍數,而非以前述最高5%與最低5%作為計算標準,明顯是為了讓數字「變漂亮」,唬弄不懂的人民!

張部長提到的所謂免稅的「土地交易、地下經濟、現金經濟」等等未計入的變數,都不會是年薪4.4萬的窮人會有的狀況,反而是前5%的富人「常發生的」減免優惠實情,所以實際兩者的貧富差距應比綜所稅申報計算的差距更大,也就是貧富差距倍數早就破百了。

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在政府的自我感覺良好,施政背離民意,卻未反省,總覺得是人民誤解,只要加強宣傳、增加網軍人力就好了?而張部長的補充説明,看在有數字概念的人眼裡,簡直是自我打臉,提油救火,從中更可以感受到馬政府慣用的自欺欺人伎倆依然沒變,若是一直不醒,那就讓人民用張張的選票來打醒馬政府及國民黨吧!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