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台大同班同學游伯龍教授創立「習慣領域」學說,大意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習慣領域裏,如果我們可以擴展每個人的習慣領域,人類的潛能一定可以更有效的發揮。最近幾年,因為智能手機和網際與社交網絡之盛行,我更擔心,我們人類尤其年輕後代,不但不會擴大他們的習慣領域,更可能縮小他們的專注力進而萎縮他們的習慣領域。兩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George Akerlof 和 Robert Shiller 合著的新書《釣愚:蒙騙經濟學》(Phishing for Phools: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就指出高科技公司透過操縱人類的注意力來擺布大眾,就像魔術師和扒手,他們最大的技倆就是耍弄人們的注意力──專注力不能聚焦絕對不是好習慣。
說到習慣,東方人與西方人就有很大的差別。西方人多是早上洗澡,整裝出發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他人;而東方人多是晚上洗澡,為的是自己舒服、晚上睡得比較好。對迅速高齡化的社會,西方的專家特別強調老伴、老朋友、結交新朋友、積極參加社區、教會活動的重要性,但東方社會似乎比較習慣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從小我們就知道,好習慣很難養成,但壞習慣很快就養成。所以毒品最有效的促銷方法就是免費送你試吃,你很快就上癮而戒不掉!運動,一直以來是我認為最好的、終身享用不盡的好習慣。但最近我的一位好學生,他太太生了個男孩,因為做月子,他胖得很明顯。他說跑步是他嘗試過最痛苦的運動,但游泳(脂肪幫忙浮力)成為他最喜愛的運動。我的長期觀察: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能受惠、受益、享受的運動才能持之以恆。
圖/取材自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培根(Francis Bacon)說過,思想根據自然,說話遵照法則;但行為信守習俗,所以習慣是人生的最重要指引。人性總是一樣的,是習慣把人區分出來的。習俗管控世界,它是我們的感覺、行為、舉止的暴君。任何一個人只要他作習正常、生活有規律、過得有節制的生活,而且飲食均衡,他就不會因為意外的不幸或其他雜亂失調而受到影響。反之,我完全相信作息不正常,生活不節制,雜亂無章的生活習慣,一碰到意外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所以,極度疲倦和酒醉都是壞習慣的證據!Parks Cousins 說過 "Make good habits and they will make you."(養成好習慣,好習慣會成全你)。Emmons 指出 "Habit is either the best of servants or the worst of masters."(習慣不是最好的佣人就是最壞的主人)。
習慣的養成一開始就像一個蛛蜘網,很容易被打破,但如果不被阻止、打破,它很快就像鐵鏈般綁住我們。一個釘子要靠另一個釘子拔出來,習慣也要靠另一個習慣來征服它。習慣的鎖鏈開始時太軟弱,很難感覺到,但到後來就太強硬無法破除它。英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毛姆說過:「這個世界很不幸的一件事是好習慣比壞習慣容易被人放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主張,人類應該愈早把愈多有用的行動變成自動化和習慣化。如果我們能把每天生活的巨細靡遺儘量自動化和習慣化,我們就可以釋放更多的較高等級的心智功能去做更多有益於世的工作。習慣的確會隨著年齡改變,但這些習慣會變成一個人的品格、性格和人格。破除壞習慣的最好方法就是從來不點燃它。
圖/取材自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我最近悟出來為什麼好習慣容易被放棄,一個重要原因是維持好習慣(像運動)需要體力。年紀越大,越容易放棄像運動這種好習慣。我有兩位70多歲的牙醫師朋友,他們的牙齒既黃且黑,我一直無法瞭解!最近終於瞭解了,我們每餐後刷牙的三套工具(牙間刷、牙線、牙刷)用得很徹底(多年的好習慣,改不了)都要超過10多分鐘,這對70多歲的老人是個不小的體力挑戰!另外我有兩位朋友,本來都超過一百公斤;一位約70歲,另一位才30出頭。老的那位成功地減到72公斤非常快樂,年輕的這位跟老的長談之後,也只減少幾公斤罷了。因為年輕這位沒有足夠體力從事規律的運動。我有少數幾位長跑的朋友,每天早上運動之後可以維持正常血壓數小時,但下午血壓又會慢慢升高,我一直忠告他們下午再去運動,如此長期下去,絕對可以根本改變體質而使血壓完全正常化。但這幾位顯然體力或耐力不夠好,寧願一天運動一次,再補以小量高血壓藥。
股神巴菲特在一次給大學生演講時,提出一套最具體可行的好習慣養成法。他認為聰明的人之所以失敗,完全是因為習慣、品格、性格和行為的問題,而不是這個世界不讓他們成功。他建議:「找出一位你最崇拜的人並寫下你為什麼崇拜他,但也找出另一位你最無法忍受的人並寫下令你作嘔的特點。你最崇拜的人之特質,只要稍加學習並勤以效法,就會變成你自己的習慣。習慣的鎖鏈到後來太重無法解開。以我的年紀,我無法改變我的任何習慣;但你們如果今天下定決心遵照我的建議去做,二十年後你們還會擁有這些好習慣而完全摒棄討厭的壞習慣,你們將養成令你們滿意和成功的終身好習慣。」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