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河濱公園管理問題之我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河濱公園管理問題之我見

  2015-11-03 17:3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筆者唸研究所時曾以「河濱公園」為主題寫過畢業論文,對於近日市府「強行廢除中正河濱公園八座籃球場及網球場,改作壘球場及槌球場」的做法,提出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應積極規劃符合河濱公園市民需求的景觀規劃及運動設施

對於河濱公園管理單位,如何維護景觀在生態、環保、文化等多元的需求,以及加強設施的「整體性規劃」,是一件重要工作,因為29座河濱公園每年的預算不多,設施興建往往缺乏完整的規劃。

二、有效運用河濱公園廣大的綠地運動空間

廣大的綠地、運動空間的運用都應該秉持整體性的規劃,包含設施、景觀、生態、防汛、環保、人文...等方面,以及加強最重要的廣大園區的管理。

三、建立河濱公園完善的管理機制

29座河濱公園的管理非常的複雜,建議應成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或要加強管理單位間的橫向溝通與團隊合作,以提高河濱公園在管理上的管理效率。

四、規劃推廣策略提高市民到河濱公園運動休閒的意願

河濱公園場地已經具備基本的運動設施,但使用率卻不高,是相當可惜的地方。所以建議提高設施使用多元化和安全性,才不會浪費河濱公園廣大空間的利用。所以可以加強週邊學校或運動團體認養制度,積極提供市民有關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及景觀介紹的資訊。

五、加強或改善運動公園整體運動設施的品質

河濱公園運動景觀及設施並無整體系統性的規劃,尤其是景觀及設施一般也是視需要而興建並無整體性可言,而水泥設施的大量興建,或棄置不用的設施多造成生態的破壞。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於公園內景觀的美化、設施的維修與增加嶄新的運動設施等,均表示高度的關心與建議,如自行車道的「人車分離」安全措施以避免傷害,都值得政府單位的改進參考。

如果有機會騎著自行車,馳騁在台北近郊河濱公園,欣賞著寬敞開闊的美麗園區,它帶來的就是心情舒坦無比, 雖無太多的運動設施或人造景觀,卻也令人忘卻煩惱心情愉快,「若你到河濱公園運動,偶而記得中途要停車或暫停一下,抬頭欣賞那眼前美麗宜人的河濱風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