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習近平見面前夕,北韓在4月5日早上發射一枚飛彈,有如爆竹「慶祝」美-中峰會。南韓軍方指出這枚飛彈只飛行約60公里即墜海,上月22日,北韓才發射一枚飛彈,但以失敗告終。
為了因應北韓和伊朗的核武和飛彈,美國一直在研發網路襲擊,電子戰及其他新反導科技。美國和以色列曾合作使用「蠕蟲病毒」(stuxnet worm)嚴重破壞伊朗核武發展工程。這些年北韓曾多次試射「舞水端(Musudan)」中程飛彈,但受到美方破壞,失敗率高達88%。據報導北美防空司令部已成功研發「主動抑制發射」射擊(left-of-launch strikes)技術,在飛彈發射前加以破壞,以反制北韓的飛彈發射。
即將在4月6日(美國時間)登場的川習會,美方認為「北韓去核」是當務之急。4月初川普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即毫不客氣地對習近平放話「如果中國不答應協助解決朝鮮問題,我們也會採取行動」。
川普總統本人清楚表示,以往20年美國施壓北韓去核政策已徹底失敗,他因而放棄歐巴馬所謂「戰略耐心」。因為北韓核武和飛彈投射能力有長足進展,短期內將擁有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川普政府顧慮時不我與,決心採取斷然措施包括動武,迫北韓袪除核武。
川普檢討美國未能迫北韓去核主要原因:(一)美國誤以為可透過對話、談判和讓利(外交承認、安全保障及經援)交換北韓去核;殊不知,北韓領導人,從金日成以降,都深信擁核是北韓生存所不可或缺,絕不是談判的籌碼。2003-2006金正日參加由北京主導的「六方會談」是欺敵,爭取研發核武與飛彈的時間與空間的緩兵計。小布希政府後來覺醒中計,被中國和北韓玩得團團轉,因面子關係,不願承認;還是川普坦率,明說美國被玩弄多年。
(二)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都認為中國有能力掌控北韓,企圖把北韓去核問題外包給北京政權,期待北京善盡大國責任影響北韓,但北京另有所圖,總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投票支持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實際上並未執行制裁的決議,而且繼續與北韓暗通款曲,支持和援助北韓。
川普將毫不手軟對北韓實施嚴厲制裁,對暗中支援北韓的中國銀行和企業,也不再容忍。本月初美國政府對中國中興通訊集團因違反美國對伊朗及北韓出口制裁的禁令,罰款11.92億美元,是美國歷來出口管制案的最高罰款。其他曾幫助北韓發展核武的中國企業和銀行也在美國制裁名單,即所謂的第二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
美國準備動武
二十多年來,北韓已在朝鮮半島38度線非軍事區(DMZ)以北佈署幾千門大砲,火箭和飛彈,嚇阻美國對北韓動武。這些裝備距南韓首都首爾不到40公里,可徹底摧毀首爾和造成幾百萬居民的死亡,把韓國當人質。因而南韓人民都不樂見朝鮮半島發生軍事衝突,金大中和盧武鉉政府也都執行陽光政策,討好北韓,川普的前任也因「投鼠忌器」,束手無策。
為了壓制北韓在非軍事區以北的強大火力,美韓除了佈署薩德對付北韓飛彈,美方的動武選項是在韓國重新佈署戰術核武,以備不時之需。歐巴馬在2010年曾檢討美國動用核武的時機與情況,並決定美國只在受到敵方使用核武攻擊情況下才使用核武還擊。這種被動和限制美國使用核武的策略是「自廢武功」,弱化美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能力,亟須儘快修正。
習近平是否可能幫川普「火中取栗」?中共領導階層有不同派系及政策主張,習如何因應美方的壓力將考驗他在黨內的領導權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