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即將來臨,但豬肉、米等食材價格仍居高不下,連帶應景的粽子也比往年貴上1~2成,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連番抨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平抑豬肉價格不力,質疑「粽子這麼貴怎麼吃的下去?」陳保基除坦言豬肉價格還會再漲之外,還給了個「無厘頭」建議,要大家不要吃粽子,「可以吃應景的東西,如茄子」。
主計總處調查顯示4月食物類物價指數持續攀高,導致民眾外食費創下5年來高點,眼看端午將至,食物類物價不但未見回跌,且漲勢有增無減,農委會主委陳保表示,目前土雞價已跌,但白肉雞價漲,至於豬價,陳保基直言:「我們原以為進口國外豬肉可以平抑豬價,未料國外豬肉也漲了68%,這是全世界各國的問題」。
對於立委陳明文詢問豬肉還會不會漲時,陳保基更直接回答:「還會漲」,並強調農產品價格會受天氣影響有起有落,「我們也很無奈」。
而從3月間便開始關切端午粽子價格的立委黃昭順也拿出最近物價指出,米價已漲6.5%,豬肉漲14.8%,雞肉漲16.1%,還有香菇也漲,黃昭順說:「我一個月前就要求農委會保證這些包粽子所需的食材不漲價,給老百姓一個過端午節的小確幸,但一個月後還是漲這麼多,那是要人民不要吃東西了嗎?」
繼上次清明節要黃昭順潤餅可以不要加花生粉之後,陳保基這次則回答黃昭順:「還是有東西可以吃啊,粽子太貴,可以改吃其他應景的東西,像是茄子,端午節就是粽子、茄子、蔬菜這些應景的。」黃昭順則回嗆:「上次我問你清明節吃潤餅的花生貴了,你叫我吃潤餅時不要灑花生粉,現你怎可叫我不要吃粽子,端午節怎可不吃粽子。」陳保基才改口:「粽子還是可以吃」。
而李慶華則是抨擊農糧署日前贈送中低收入戶糯米,原是想讓中低收入戶過端午節,卻害中低收入戶拿到後,不知怎麼辦,因他們還要準備豬肉、香菇、花生等,這些食材又都漲價,根本買不起,最後由里長將糯米換成白米贈送才解決,怎會犯這種錯誤?
此外,李慶華也質疑目前農產品價格起伏,要怎樣才能讓民眾吃到經濟實惠的粽子?陳保基則對「經濟實惠」提出新解,他表示,以前水電工日薪700元,米價24元,大家覺得米貴,現在水電工日薪2200元,米價是45元,大家還是覺得米貴,所以以目前的供需狀況來看,農產品的價格是合理的。
面對農委會一連串的「新解」,又要端午節粽子不吃改吃茄子,立即引起網友砲轟:端午節吃茄子是哪裡的習俗?農委會要不要倡導端午節改吃艾草、香包?屈原沒粽子吃,都要哭哭了!更有網友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封為「茄」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