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二二八人權影展:哥本哈根影展最佳影片「我們一定贏」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二二八人權影展:哥本哈根影展最佳影片「我們一定贏」

 2018-09-03 18:00
圖/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
圖/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

二二八人權影展9月9日將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播映丹麥導演尼歐普勒夫的作品「我們一定贏」,故事講述70年代的丹麥國小男孩范利茲轉入一所以嚴刑峻法管教學生聞名的小學,學校也恰好來了一名留著嘻皮長髮的新音樂老師,一場校內的改革戰就此展開...。

丹麥導演尼爾斯亞頓歐普勒夫(Niels Arden Oplev)將自己8歲時的親身經歷拍成電影「我們一定贏」(We Shall Overcome),內容描寫在丹麥受到人權運動、搖滾、反核抗爭活動的影響之前,世界改革的風潮,已吹進了鄉間和校園。

主角范利茲在家中添購了電視機後,整個夏天他都跟著世界的潮流轉動,電視播映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和平夢想,激勵了他幼小的心靈。然而好景不常,務農的父親竟得了疾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暑假結束後,范利茲轉入一所以嚴刑峻法管教學生聞名,即使體罰已不再合法,鐵腕校長的強悍作風仍然不改,全校師生皆敢怒卻不敢言;而校內新來的音樂老師,卻是留著嘻皮長髮的大學畢業生,雖然馬上就和學生打成一片,但卻被校長視為叛逆的眼中釘。

某天范利茲誤闖女生更衣室,被校長當場抓到,在校長的懲罰下,范利茲左耳聽力受損,但除了新來的老師,大家卻對於這件事情視若無睹,而醫治左耳時剃掉的半邊頭髮,讓范利茲又成為同學們的笑柄。但新老師順勢將范利茲右耳上方的頭髮剪去,變成新潮龐克頭,范利茲頓時成為全校最時髦的新英雄。此時校長企圖掩蓋濫用特權的事實,不但將范利茲安排到特教班,還解僱他在學校當護士的母親,一場校園內的教育改革戰,夢想與現實的爭奪拉鋸,就此展開……。

「我們一定贏」在2006年柏林影展拿下最佳影片水晶熊獎,也拿下丹麥哥本哈根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服裝設計五項大獎,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主辦下,9月9日星期日下午2點,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舉辦「二二八人權影展」,現場自由入座,座位額滿為止。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