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民黨初選所暴露出的不變本質
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2018年的地方選舉即將進行投票,本來這次的選舉,一般人都不會看好國民黨,因為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與國會選舉之後,國民黨的席次已經大幅縮水,而在黨產會成立之後,國民黨的黨產慢慢在縮水之中。事實上,在李登輝總統被趕出國民黨之後,國民黨又再度現出原型。而這個原型就在這次直轄市長、縣市長候選人的初選當中很明顯地再現。所謂再現主要出現在桃園市與台中市上面,換句話說,這就是指陳學聖取代楊麗環出線,盧秀燕取代江啟臣出線。其實,在桃園,只要到處去問,大家也都知道楊麗環的知名度比陳學聖高很多,陳學聖出線時,鄭文燦就想笑。因此,民調有無作弊,大家心照不宣,同樣的情形也可能可適用至台中市上面。其實,在這一次國民黨的初選當中,我們可以看見的模式就是「外省人主導,本省人居於從僕的地位」的模式,而這就是外來政權模式,這個模式從國民黨來台以後並沒有改變,除了李登輝總統要將之改變而沒有成功之外。只不過,大家認為國民黨已經過氣,所以初選當時,就不見有許多的評論,如果有,也只不過是小小的篇幅。
二、驚醒民進黨的韓流
原本大家以為國民黨的選舉靠樁腳,在「外省人為主、本省人為僕」的選舉模式之下,用錢維持政權是向來重要的作法。在沒有金錢這個子彈的後援之下,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為國民黨即將被掃盡歷史灰燼。可是沒想到的是,國民黨與共產黨裡應外和,由共產黨透過網路站與透過台商的金援,讓韓國瑜的聲勢看漲,形成一股韓流,尤其在高雄的市長選戰,這股韓流造成了民進黨的陳其邁陷入困戰,民進黨似乎才驚覺事態嚴重,致使蔡英文於11月9日在宜蘭幫陳歐珀助選時,表示:大家可以罵她、罵民進黨,但不要因為這樣,讓反改革的力量死灰復燃,不要為了不滿意,就讓反改革的人,重新主導國家未來的方向。
三 、從韓流看國民黨復辟的準備
其實,從這次選舉可以看得出來,國民黨以第二代外省人為主導的掌權者,其思維至今未變。即使在國民黨已經山窮水盡的情況下,即使在外省第三代已認同本土發展出來的民主化時,他們仍然不願轉向而成為台灣的一個民主政黨,卻依然抱持著與習近平同樣的中國夢與專制獨裁的思維。韓國瑜在選舉活動過程中,表示他如果當選高雄市長,將禁止政治性與意識型態的集會遊行,這種反民主的話敢在選舉時提出,不外顯示出國民黨復辟後,將跟以往的戒嚴體制與現在的共產黨統治一樣,限制人權;他又提出,以後母語在自己家中學就好,這個動作不外是顯示國民黨要將「國民黨消滅台灣文化的暴政」加以正當化,要在台灣繼續維持殖民統治。馬英九在11月7日馬習會3週年研討會上拋出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這是改變其以前的主張,顯見在馬這些二代外省權貴的心中不變的,就是中國的統一。在台灣,他們任何一切的作為,就是以中國統一為根本目的。823砲戰時,美國逼蔣介石退出金門、馬祖,但他寧可選擇與毛澤東私下協商,讓中國不進攻金門、馬祖,讓台灣透過金門、馬祖與中國聯結。即使國民黨已無大錢大勢,它寧可選擇與「把他們上一代的父母親趕出中國的共產黨」合作。從馬英九這樣的動作可以看出,他們相信在共產黨的協助下,他們有復辟的可能,而他們也準備為選後的復辟之意識型態預作準備。
四、對這次選舉的呼籲
這次的選舉,其實有一個很大的斷崖存在,那就是以中國為主體的國民黨尚未消失,所以在直轄市長與縣市長的選舉上,只有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候選人供人民選擇,因此,只要對民進黨不滿,就很有可能投票給國民黨,但這卻有可能促使中國黨的復辟。因此,在本土的台灣小黨(時代力量、基進黨、社民黨、台聯)成熟之前,絕對不能把票投給國民黨。因此,我們在此呼籲:在直轄市長與縣市長的選舉上,選民要將票投給民進黨候選人。至於市議員與縣市議員乃至鄉鎮市長與代表以及村里長的候選人,絕對不要投給國民黨候選人,至於國民黨以外的候選人,如果是被滲透的派系候選人,我們建議不要把票投給他們,而要將票移到民進黨其他候選人與本土小黨(時代力量、基民黨、社民黨、台聯)的候選人身上。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