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報文化雜誌第九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報文化雜誌第九期

2015-11-02 17:38
作者:民報編輯部
譯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官方網址:

<發行人的話>
與蔣渭水同行  文/陳永興

10月17日是歷史上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紀念日,日治時期,台灣前輩先賢蔣渭水和林獻堂等人倡議成立《文化協會》,鼓吹台灣人意識,出版《台灣民報》,在全島各地舉辦文化講座喚醒民眾,成立讀報社啟迪民智,最後蔣渭水更組成台灣人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領導台灣的學生、勞工、農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抗議日本政府販賣鴉片毒害台灣人民的健康。可惜蔣渭

<發行人的話>
與蔣渭水同行  文/陳永興

10月17日是歷史上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紀念日,日治時期,台灣前輩先賢蔣渭水和林獻堂等人倡議成立《文化協會》,鼓吹台灣人意識,出版《台灣民報》,在全島各地舉辦文化講座喚醒民眾,成立讀報社啟迪民智,最後蔣渭水更組成台灣人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領導台灣的學生、勞工、農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抗議日本政府販賣鴉片毒害台灣人民的健康。可惜蔣渭水英年早逝,台灣社會運動、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的浪花從1920年迄1930年燦爛壯闊的一頁走進歷史。

今年適逢蔣渭水逝世84週年,宜蘭縣政府和台北市政府特別選在10月17日這個有意義的紀念日,舉行了蔣渭水移靈的活動,把蔣渭水先生的遺靈由台北市六張黎公墓,遷回到故鄉宜蘭,安置在礁溪山上櫻花陵園的渭水之丘。這裡是蔣渭水先生落葉歸根最好的處所,一眼望去蘭陽平原盡在懷抱之中,龜山島就在視線之內,遠望太平洋海闊天開,渭水先生的英靈在此安息,永久守護著台灣大地和人民,相信渭水先生和其遺族必能無憾並充滿安慰!

自從學生時代讀過蔣渭水傳記,我就內心深受感動,並嚮往其追求台灣人尊嚴和台灣社會公義、民主、自由的精神,從學生時代迄今我參與台灣的人權、文化、政治、社會運動已超過四十年,目前創辦《民報》及《民報文化雜誌》也是本著追隨渭水先生腳步,傳承《文化協會》先賢精神,繼續為台灣犧牲奉獻,追求台灣人獨立自主而努力。今年我要退休,出版《感動就不遠》紀念集,序文就以“埋我於櫻花陵園,靠近蔣渭水墓邊,遠眺龜山島,遙望太平洋、用靈魂守護這苦難島嶼……”代表我的心願,也願與讀者共勉!

《民報文化雜誌》第9期目錄

發行人的話 /  陳永興  

農業首都的繁華與無奈  

北港,台客文化的原鄉  /  許士能  
西螺老街的新生活  /  何美慧  
產量冠全國的「糖都」虎尾  /  楊彥騏  
雲林故事館的故事  /  唐麗芳  
台灣第一所公辦民營飛天藝術中學  /  張清溪  
六輕是夢幻還是夢魘  /  詹長權

2016國會誰能過半  

2016大選焦點 國會誰過半  /  唐詩  
綠拚國會過半 19選區戰況1級  / 朱蒲青  
19選區恐怕被翻盤 藍盼守住54席  /  何豪毅
中部14席豬羊變色?藍綠席次可能大翻轉  / 王伯仁
第三勢力將殺出重圍或全軍覆沒?  /  林冠妙  
柯P來了 柯式輔選最忌貌合神離  /  蘇元和  
政治新人亮眼參選 第一印象吸睛  /  何豪毅

台灣經濟轉型與自主發展

台灣經濟發展的國際佈局  /  康寧祥  
日治與美援--台灣經濟現代化的引擎  /  吳聰敏
經貿傾中錯失產業升級良機  /  邱俊榮  
躁進傾中政策成中國促統木馬  /  黃美瑛  
本土農業存在的核心價值  /  吳榮杰
台灣產業新興化的挑戰  /  蔡明宏

綠色文化巡禮:雲林人海口情

柯鐵虎抗日平議  / 李筱峰
台灣近代民主導師:李萬居  /  李南雄
斗六名醫游擊戰士陳篡地  /  陳永興
台獨啟蒙者──廖文毅  /  陳孟絹
服務雲林半世紀的「阿兜仔」──松喬神父  /  陳永興 
戰後最大宗台獨案「案頭」蘇東啟  /  陳儀深  
用生命寫故事的鄭豐喜  /  彭瑞金  
實踐「貴族義務」的張富美  /  黃木壽  
千面作家宋澤萊  /  彭瑞金
國寶級的娘子 許秀年  /  張大魯

慢活雲林.創新農村文化

雲林地名的故事  /  李筱峰  
修好了古蹟,卻遺漏了故事--重繪虎尾郡役所  /  魚夫   
層層相扣的美食環節:虎尾王家當歸鴨肉麵線  /  魚夫   
在雲林,繁星點點的文創聚落  /  雲林縣文化處
感受雲林人情味 擁抱山海生態美景  /  雲林縣文化處
農業首都大未來 盼當綠能貢獻者~專訪李進勇  /  陳俊廷
蘇治芬:作夢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  朱蒲青
劉建國:不服輸 為雲林努力拚第一  /  唐詩

台灣藝文走廊    

雲林的歌•雲林的故事  /  簡上仁
轟動武林的布袋戲家族  /  雲林縣文化處
張文議的素色雕刻--堅持執著 醉心雕刻  /  雲林縣文化處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