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選舉術語來講,林佳龍在台中蹲點將近十年,對照當年他以民進黨政治明星的架勢,空降參選台中市長,經歷時間的粹煉、基層的洗禮,現在的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正如他在地方電台主持「超級大民意」的台呼一樣,「台中一尾活龍—林佳龍」、「是你看得到、用得到的政治人物」。
林佳龍這次在民進黨台中市長初選勝出,可以說他用時間證明,把台中當做新故鄉,把台中變成兩個小孩故鄉的誠意。十年的光陰,說起來說長是長、說短也短,但若檢驗一個政治人物的在地與否,老實講也已經足夠了。
林佳龍嚐盡酸甜苦辣 現在倒吃甘蔗
林佳龍從學運世代、政治學者、台灣智庫創辦人、國安會諮詢委員、行政院新聞局長、參選台中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民進黨秘書長、立委,這一路走來的職務,都與政治相關。林佳龍說,對民主政治從抽象概念、複雜理論到深刻體會,是從參選台中市長開始。這期間歷經失敗、成功,嚐盡人間各種酸甜苦辣,他的體會是「我們擁抱人民、人民就會擁抱我們」,所以現在的心情,就像「倒吃甘蔗」一般甘甜。
回想起2004年剛到台中參選,人生地不熟,「我之於選民是民進黨的政治明星、是疏離的,當時選民也是在觀察我」,但經歷這段時間的觀察、接受到喜愛的階段,不僅在這裡選上立委,從宏觀角度而言,可以為民眾提供政策願景;從微觀處來說,對此地選民的需求如數家珍,能夠講出人民心聲,因此「我很慶幸,當年做了人生中最重要決定、最美麗的選擇,就是把家搬到台中,現在兩個小孩也在這裡成長就學」。
林佳龍形容自己 吃得到看得到的政治人物
資深媒體人江春男曾在媒體撰寫一篇評論「林佳龍的哀怨」,文中提到林佳龍是一位優秀學者、政務官以及政策幕僚,但與民眾接觸,總像隔著一層保鮮膜,和藹不可親、平易而不近人,沒辦法融入基層的情感。對此林佳龍解釋說,現在的他已經升級了,就像從鋁箔包內的錫箔紙、保鮮膜到像可以吃的關東煮,不僅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還可以說是吃得到、用得到的政治人物。簡言之,不會在台中找不到林佳龍做選民服務。
當然十年的磨練,也是有苦楚的,在地方上去參加告別式,由於沒有公職身份,捻香時間往往被安排在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後面,看到會場人已經走了一大半,此刻的尷尬,真想挖個洞鑽進去。但後來心念一轉,既來之則安之,弔唁就是要安慰往生者的家屬,相信家屬也可體會他的一片心意,不必在乎排名。
除此之外,林佳龍的太太廖婉如也在台中大千地方電台主持「大城小事,有你真好!」透過電台主持公益節目,作為社福和公益團體的資源整合平台。正如廖婉如所言,如果政府施政只考慮到硬體建設的宏偉,卻失去人味、失去與在地人民的緊密互動和感受連結,那這個政府就會離人民好遠好遠。
林佳龍配合對手 延後民調時間
民進黨這次台中市長初選,比起其他縣市的激烈,相對顯得單純,對於黨內對手立委蔡其昌要求,將民調時間延後到12月30日,他也同意,主要是希望有利於選後整合。林佳龍說,如果說連黨內都拚不過,那大選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他也有支持者的壓力,但他堅持不找天王背書、黨籍立委同事站台,主要是不讓大家為難,希望有利於大選,團結一心對外。
林佳龍放下學者身段,轉換為政治人,用了很長時間蛻變。最近他的民調,幾度贏過現任台中市長胡志強,但民調仍否轉換為選票,那就要看選民是否買單、願意給他機會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