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不只怪還入選百大小吃名店──怪人花枝鱔魚麵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不只怪還入選百大小吃名店──怪人花枝鱔魚麵

2016-12-01 09:00
圖/魚夫
圖/魚夫

鱔魚和花枝雖然習相遠,但性相近,既有炒鱔魚者,大多兼炒花枝,在雲林,則索性將兩者炒在一起,奇怪嗎?怪人炒之,無奇不有也。

粵菜裡有「生炒鱔片」、湘菜裡也有「辣子鱔絲」、亦有江浙菜之「炒鱔糊」或川菜的「龍眼黄鱔」等,但均和台灣炒鱔魚不同,然這美味從何時導入台灣的呢?我看《百度百科》裡有記載: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監利人朱方哲任台灣宜蘭縣令,當地發生鱔魚打洞拱垮田界糾紛,他使叫隨去的荊幫廚師特備以繕魚為原料的筵席,請原被告一起品嚐,提倡大家捕食繕魚,從根本上解決糾紛,從而把食繕的習俗傳入台灣,成為佳話。

原來炒鱔魚從宜蘭開始的哦?此所本為何?不得而知,難不成吃鱔魚也要統戰一番?我四處打聽鱔魚近代史,最早只到三代以前的台南廖火土習自福州菜,從而創作出來的料理,時至今日,會炒的人家所在多有。

炒鱔之道無他,手腳利落動作快而已,入鍋快炒,大火收汁,就是一盤咀嚼起來響脆的佳餚。夏秋之交,旬採尤其肥美,所謂「夏令黄鱔賽人參」,此時的鱔魚碩大粗壯,擇其男人手指粗的直徑者為最佳。

所以台語裡有句話說「灶孔炰鱔魚」,歇後語是「燒鰻」也就是「相瞞」的意思。鱔魚得大火爆熗,炰不得,是鰻魚才能「蒲燒」,文火炭烤,因此引申做事不實在,瞞騙眾人之意。

「炰」是個古漢字,卻在台語中保留了下來。北京話讀炰為páo,台語發音為pû,咱們說烤香腸為「炰蕃薯」(pû han-tsî)。

古人炒鱔還得自行宰殺,這殺鱔過程我親眼目睹過,但描述得最精彩者,則為大文豪梁實秋在《雅舍談吃》的形容最為精彩:

我小時看廚師宰鱔魚,印象深刻。鱔魚是放在院中大水缸裡的,鱔魚一條條在水中直立,探頭到水面吸空氣,抓牠很容易,手到擒來。因為牠黏,所要用抹布裹著牠才能抓得牢。用一根大鐵釘把鱔魚頭仰著釘牢在砧板上,然後順著牠肚皮用尖刀直劃,取出臟腑,再取出脊骨,皮上黏液當然要用鹽搓掉。血淋淋的一道殺宰手續,看得人心驚膽戰。

鱔魚以天然的最好。鱔古作「鱓」,《本草圖經》:「鱓似鰻鱺而細長,亦似蛇而無鱗,有靑黃二色,生水岸泥窟中。」然而養鰻容易,鱔魚則需野生。我見過一位水產博士嚴宏洋著作《魚在江湖》裡寫的文章描述幼時捕鱔:「只需一根細小的竹竿,一條幾尺長的麻線和一枚小型的釣鉤,加上一些小蚯蚓或小蝦當餌料,蹲上一小時,便可輕易釣上黄鱔。」要如此釣鱔,台灣環境破壞殆盡,早已成三叔公講古的題材了。

台灣因環境污染,早已沒了鱔魚的蹤跡,現在靠東南亞和中國進口,中國進口的較紮腹,厚而多汁是大餐廳的桌上佳餚,其餘便是路邊攤的食材,但也有不計成本,堅持傳統味道者存在。

雲林土庫媽的順天宮旁,有家曾獲台灣小吃一百名店的「怪人花枝鱔魚麵」,之所以名為怪人,乃因創辦人張極力在幼兒時期慘遭火吻,致使手部三指蜷縮沾黏,長大後變成為人辦桌的總舖師,堅持自己不愛吃的食材絕對不用,而有怪人的稱號,平素生活就靠這家在1954年開張的麵店為生,可是又因賭海浮沈,積欠賭債時就得「跑路」,麵店乃開開關關,有時來了,遇見關門,在地人便知可能又跑路去了,這不怪也怪了。

現在的店主為其媳婦,從前是校花,姿色出眾,將鱔魚與花枝雙併合起來炒油麵,是第二代的構想,但只做羮,不乾炒;另有一味炒蝦仁燴飯,食來亦頗可口。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

本文提到的店家
怪人花枝鱔魚麵
地址:633雲林縣土庫鎮中正路144號
電話:05 662 1545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