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陸客來台旅遊最愛去的觀光景點之一花蓮太魯閣,傳因遊客絡繹不絕、車滿為患,嚴重影響交通,警方必須鎮日派駐疏導,花蓮縣長傅崐萁建議,太魯閣國家公園應收費。前交通部長葉匡時也在臉書附議,認為封閉型的觀光景點應收費,但不宜區分本國人或外國人,以免遭批歧視。
據今天《聯合報》報導,傅崐萁對太魯閣近來湧入大量陸客,車輛塞滿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導致周邊交通大亂十分不滿,附近居民頻頻抱怨「觀光客到花蓮,生雞蛋沒有,放雞屎一堆!」傅崐萁因此倡議太魯閣應收費,專款專用提升旅遊品質。
不過傅崐萁建議收費是有差別待遇的。他主張外國遊客一人收500元,本國遊客收200元,「當然,花蓮鄉親得免費才行」。
依他計算,每年250萬名外國遊客加上本國80萬人,太魯閣一地每年將有13億餘元收入,一半用來增建安全設施,一半購綠能電車接駁,將可打造太魯閣為生態示範景點,也可藉收費控制遊客人數,一舉數得。
葉匡時今天在臉書上轉貼這篇報導,支持封閉型景點如太魯閣收費的想法,認為不收費的景點「等同國人在補貼遊客(包括大量的陸客)去太魯閣遊玩」,且大量未管控數量的遊客也對生態有不利影響。不過他也指出,對外國遊客收較高費用,有歧視之嫌,不利國際觀光形象。
太魯閣過去曾收費達24年,到2001年才取消。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楊模麟指出,國家公園收費提案已由營建署交立法院審議,但優先討論收費的國家公園是以陽明山、墾丁和金門,太魯閣不在優先之列。而花蓮另一陸客必遊景點七星潭,傅崐不贊成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