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一向自豪的政績之一,就是推動裁軍,但這政績可能在今年被自家立委喊停「打臉」。立法院今(9)通過決議,「要求國防部暫緩推動『勇固案』,使國軍得已恢復常態運作,以確保戰力穩固」,在國防部向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並獲得委員會支持前,暫停實施「勇固案」。
由前陸軍總司令、現任國民黨立委陳鎮湘領銜,立委林郁方、詹凱臣、江啟臣連署,在立院國防委員會提案指出,國軍去年11月甫完成「精粹案」,因募兵制及連續兵力精減2項重大變革造成諸多後遺症,「問題未獲解決前,不宜貿然再推動兵力精減及組織改造」,國防部長高廣圻發言交涉未果,獲委員會一致通過。
國防部自1997年以來,連續推動各項裁軍計畫,從最早實施的「精實案」、2001年的「精進案」,到2012年推動的「精粹案」,國軍總兵力自48萬人接連陡降至去年底的21.5萬人,若再推動今年7月進入實際執行階段的「勇固案」,兵力還於2017年再降到17至19萬人之間。
由於馬總統選前提出推動全募兵制政見,軍方為求於總統卸任前達成目標,但募兵困難重重,加上裁軍計劃造成諸多後遺症,軍方內部反彈聲浪日益擴大,如陳鎮湘質詢指出,國軍志願役士兵編現比為53%,但是勤務部隊人多,戰鬥部隊人少,機甲部隊志願役士兵占45%,特戰部隊41%,通資部隊35%,陸戰隊37%,最低工兵僅有26%。勤務單位志願役士兵卻達到62%。
陳鎮湘指出,希望國防部要面對國軍的歷史負責,「我今天非常語重心長,我不願意跟你們唱不一樣的調,我也不是不關心所謂的精實案,第一個精實案是我自己在任內做的,但你們現在這種作法會把部隊給搞垮掉,你知道嗎?」
陳鎮湘認為,多年裁軍計畫衍生許多問題,包括「官校學生畢業派職困難,現職對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疑慮,軍心浮動;新訓單位大幅縮減,訓量不足,造成役男入伍堵塞,民意怨懟,部隊戰術戰法驗證及準則修訂時效,趕不上部隊組織編裝連續改變」等,已造成我國國防潛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