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評論人司馬文武13日以「綠社盟展翅難飛」為文認為,綠社盟未務實與民進黨合作,恐怕展翅難飛。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今天(15日)投書回應,反駁司馬文武的說法過度簡化,並指目前選舉制度明顯限縮小黨發展,也造成政治競爭,往往變成候選人個人風格的競爭,而不是理念、政策與價值的競爭。
同為太陽花運動後的第三勢力新興小黨,時代力量的氣勢大到威脅民進黨政黨票,綠社盟則要為跨過5%門檻作最後衝刺,司馬文武在評論中認為,時代力量的策略比較務實,和民進黨既聯合又鬥爭,成功炒熱選情;而綠社盟有進步理念,和政黨保持距離,結果曲高和寡,展翅難飛。
司馬文武並舉德國綠黨的例子,指綠黨經過不斷的慘痛教訓,在調整策略後,與友黨結盟壯大自己,十年就變成主流政黨,綠社盟如參考德國綠黨的經驗,前途大有可為。
但是黃長玲今天投書《蘋果日報》回應說,德國的政治體制以及政黨補助金的分配方式,與台灣大不相同,目前台灣的制度明顯限縮小黨發展的可能性。德國選制也是單一選區兩票制,但卻是聯立制,由政黨票來決定每個政黨在國會中的總席次,因此實質上是政黨比例代表制。
黃長玲指出,而且德國分配政黨補助金的門檻,只有0.5%,這個數字比起我國過去政黨補助金分配門檻的5%,以及現在門檻的3.5%都低出許多。
黃長玲認為,正是因為台灣的選舉制度,從政黨公平競爭的角度而言,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空間,才會造成政治競爭,往往變成候選人個人風格的競爭,而不是理念、政策與價值的競爭。
表態支持綠社盟的黃長玲說,關切綠社盟發展的人,除了投票支持外,也應該關注如何讓政治體制變得更為合理公平,使得綠社盟這樣的政黨有更多發展的空間。而不是告訴這些人,應該跟大黨合作,才能得到發展空間。她強調,惟有制度合理,台灣選民才不需要動不動就含淚投票或含恨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