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1日,南非的黑人城鎮「沙佩維爾」發生種族屠殺事件 (Sharpeville Massacre),數千民眾為了抗議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Pass Law),遭警察開槍射殺,造成69死、180餘人受傷的血腥慘案。為悼念此悲劇,聯合國大會於1966年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這天同時也是南非的人權日。
1948年至1991年,南非共和國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國民黨(National Party)實施種族隔離制度(Apartheid),制訂了數百項種族歧視的法令制度。1952年修正通過《通行證法》,規定年滿16歲的黑人必須24小時隨身攜帶「通行證」,通行證上註明其種族、外貌特徵、可以進入的地區和工作範圍。當時黑人沒有旅行和遷徙自由,生活、工作都受到控制,警察可以隨時臨檢盤查,檢查不合格者,會當場逮捕監禁。
1960年3月21日,為推翻《通行證法》,南非德蘭士瓦省的黑人城鎮「沙佩維爾」,數以千計的「泛非主義者」走上街頭,向警方自首沒有通行證,要求將他們逮捕入獄,以非暴力抗爭,迫使當局放棄實施《通行證法》。
不料,南非當局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對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群眾開槍,造成69人死亡,180多人受傷(有些人還是在逃跑時背部中彈),造成震驚全球的「沙佩維爾慘案」。此一種族屠殺事件激起南非黑人的憤怒,各地群起抗爭,數十萬工人罷工,癱瘓經濟,南非政府下令取締非洲民族議會(ANC/簡稱非國大,現為南非最大政黨)和泛非主義者大會(PAC,現稱泛非洲議會黨),並逮捕逾2萬人,組織抗爭行動被迫轉入地下。

這幅畫描繪1960年的沙佩維爾種族屠殺事件,該事件有69人罹難,180多人受傷。圖/Wiki, Godfrey Rubens, CC BY-SA 3.0
「沙佩維爾屠殺事件」雖然招致世界各國的譴責,但白人政府依然執行種族隔離政策,直到1990年,在國內外壓力下,才宣布取消對非國大及其他政黨的禁令;1992年廢止種族隔離制度,1994年舉行不分種族的民主選舉,非國大的候選人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任黑人總統,並將3月21日定為南非的「人權日」。
爲紀念此一大屠殺、反對種族歧視,1966年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21日定爲「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並通過一系列反對種族主義的宣言及公約,使反對種族歧視有了國際法依據,主張人人應不受歧視地享有人權。
參考資料
沙佩維爾事件 (Sharpeville Massacre)
維基百科:南非種族隔離
中文百科在線: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BBC中文網:南非悼念沙佩維爾屠殺50週年
大紀元:南非沙佩維爾屠殺50周年暨人權日
壹讀:沙佩維爾慘案發生的起因是種族歧視?
壹讀:南非:最後消除種族隔離的國家
壹讀: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聯合國稱世界各地在解決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方面幾無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