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學者媒體互槓 反服貿開放ICT聯盟:記者自稱被抹紅,讓人不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學者媒體互槓 反服貿開放ICT聯盟:記者自稱被抹紅,讓人不解!

 2015-12-19 18:09
學者14日下午舉行反紫光購併記者會,交大資工教授林盈達答覆時稱「工商時報就是中國時報…」激怒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現場氣氛尷尬,之後楊收拾走人。(記者唐詩攝影)
學者14日下午舉行反紫光購併記者會,交大資工教授林盈達答覆時稱「工商時報就是中國時報…」激怒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現場氣氛尷尬,之後楊收拾走人。(記者唐詩攝影)

立院昨天在休會前通過進議禁止中資投資IC設計產業,針對日前工商時報女記者提問,與學者互槓一事,「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聯盟」昨天也發表聲明澄清,中時指林盈達教授抹紅是「不實報導」,同時亦對工商時報記者為何自認「被抹紅」表示不解。

學術界、產業界連署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該聯盟於14日召開記者會,但當天會中,記者楊曉芳提問時,與交大教授林盈達爭論不下,楊女在現場一度哽咽,認為自己被抹紅,在控訴污辱新聞專業後走人。

隔天林盈達接受《新頭殼》訪問時表示,他要向媒體道歉,他不應該質疑媒體的立場,「即使我心裡是真的這樣想,但我不應該要直白說出來。」

但中時昨天仍發佈「短評-林盈達 該道歉」一文予以抨擊,這篇未署名的評論在文中以嚴厲的口吻表示,「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台灣IC產業發展30多年,之所以至今仍以代工為主,學界不夠用功,沒有在技術創新與市場分析上對產業界提出有力的幫助與支持,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該文還痛批, 「如果學者也像不入流政客一樣選邊站、當打手、亂噴口水、給人亂戴帽子,不務學術研究之本,不但沒有能力成為業界的後盾,只怕台灣產業的明天會更加黯淡」。

針對中時文章,聯盟發表嚴正聲明,對中時「無中生有」自稱遭抹紅表遺憾,並附上當天錄音檔及本報報導之連結。聲明中也強調,林盈達教授專長的「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無線網路、嵌入式系統」,都是IC設計產業的重要技術領域,中國時報卻不瞭解這些技術與IC設計的重要關聯性,「專業知識如此淺薄,讓人遺憾」

聲明中並提到,由於工商時報楊記者在記者會現場曾轉述表達,「中國紫光只是要合作,並沒有要入股台灣IC設計產業」,「我們認為中國紫光究竟是否有要投資台灣IC 設計產業,應該由紫光自己來正式說明,不宜由記者代表紫光發言」。

「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聯盟」嚴正聲明全文如下:

十二月十四日,發起學術界、產業界連署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的「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聯盟」,今(18)日,發表嚴正聲明如下:

一、中國時報「短評-林盈達 該道歉」一文指出,「日前在一場「反對開放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產業」的記者會上,交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林盈達當場對著所有與會者公開指著《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說,「《工商時報》就是《中國時報》的,背後是中國。」這番不實抹紅的言論,不只傷害楊姓記者、《工商時報》、甚至「中時報系」,更是對整個媒體專業的藐視與侮辱,身為大學教授,林盈達連對媒體工作者基本理解與尊重都不懂,他必須正式向媒體道歉。」

本聯盟根據以下當天錄音檔紀錄顯示(17分28秒開始),林盈達教授發言表示「工商時報就是中國時報,就是旺旺」,並沒有提及「背後是中國」。本聯盟在此對中國時報之無中生有表示遺憾。

當天錄音檔:

連結一(Google drive,電腦建議點選):https://goo.gl/U1BLex

連結二(mu6,手機建議點選):http://mu6.me/119219

二、林盈達教授發言表示「工商時報就是中國時報」,應為事實陳述,為何工商時報記者會覺得「被抹紅」,本聯盟表示不解。而中國時報又為何事後要增添林盈達教授事實上根本沒說的文字,來主張自己是被抹紅? 

三、中國時報「短評-林盈達 該道歉」一文中指出,「林盈達在他個人的網頁上寫著『研究興趣: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無線網路、嵌入式系統』,再加上發表的論文與專文,看不出他對IC產業的理解有多少,更看不出他是否長期關切台灣IC產業的發展,以致於可以提出鞭辟入裡的論述。」

林盈達教授專長的「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無線網路、嵌入式系統」,都是IC設計產業的重要技術領域,中國時報卻不瞭解這些技術與IC設計的重要關聯性,專業知識如此淺薄,讓人遺憾。

林盈達教授不但是網通系統與IC設計的專家,他更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科技專業協會IEEE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Fellow),這是IEEE最崇高的專業及學術榮譽,林盈達教授在2013年因為傑出貢獻與成就被遴選為院士。此外,林盈達教授是交大資工系的特聘教授,訓練出無數優秀的高科技人才,許多學生於畢業後,任職於包括聯發科在內的許多國內外大型IC設計公司。

四、最後,由於工商時報楊記者在記者會現場曾轉述表達,「中國紫光只是要合作,並沒有要入股台灣IC設計產業」。我們認為中國紫光究竟是否有要投資台灣IC 設計產業,應該由紫光自己來正式說明,不宜由記者代表紫光發言。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