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地方忙種捷運 柯P神預言:淡海輕軌恐會「虧到不省人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地方忙種捷運 柯P神預言:淡海輕軌恐會「虧到不省人事」

 2017-02-24 14:17
政治人物多認為爭取捷運、輕軌是重要政績,但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強調,很多地方對捷運有迷思,政治人物在規劃交通和地方建設都沒有考量人口變化,還大膽預言,淡水輕軌兩邊房子空一半,未來恐怕會虧到不省人事。(圖片: 台北市政府提供,民報資料照)
政治人物多認為爭取捷運、輕軌是重要政績,但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強調,很多地方對捷運有迷思,政治人物在規劃交通和地方建設都沒有考量人口變化,還大膽預言,淡水輕軌兩邊房子空一半,未來恐怕會虧到不省人事。(圖片: 台北市政府提供,民報資料照)

不少地方首長拼命向中央爭取蓋捷運,然而捷運是否真的是解決交通的特效藥?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4)日今在主持北市交通會報時表示,規劃大眾運輸和地方建設,應考量人口結構變化,他強調,台灣在2030年後人口達到頂峰,未來除了台北市人口可能不會下滑,其他地方包括林口世大運選手村蓋公宅、淡海輕軌之後恐都沒人用,更甚至大膽預言:「淡海輕軌恐怕會「虧到不省人事」。

針對柯文哲批評,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在臉書貼文反擊,「除非政府可以讓每一位年輕朋友,都負擔得起台北的高房價,否則交通建設的意義,就是擴大生活圈的範圍,讓年輕朋友可以在周邊地區,找到生活機能不輸台北,而價格較為平實的住宅」。

朱立倫表示,「去年,在高房價的壓力下,台北市的人口淨移出了近兩萬人,他們大多是移到新北、桃園,除了房價因素之外,就是因為交通更便利了,住不住台北,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柯文哲上午出席「交通會報106年第2次會議」,會中聽完交通局報告「週五綠運輸推動計畫」後,表達對公共運輸的看法。他認為,台北市公共運輸基本結構不錯,但目前還必須思考如何發揮到極致。他舉重整公車路網為例,指過去優先順序是「捷運、公車、Youbike、步行」,現在應該要改成「捷運加幹線公車、再來是接駁公車」,柯文哲特別強調,接駁公車和Youbike是同一個程度,同時他也重申推「吃到飽」的決心,甚至打趣表示,如果把轉乘優惠拿掉說不定有助推廣。

話鋒一轉,柯文哲還強調,各地對捷運都有迷思,像是基隆、汐止都要捷運,但他認為「其實只要幹線公車就好,捷運是個迷思」,像社子島也是先開公車專用道,若當地運量足夠,就可更改成軌道,公車專用道效果也是一樣。

柯文哲也批評,過去政治人物規劃交通和地方建設時,都沒考慮過人口變化,但從資料來看,台灣在2030年人口會停止成長,除了北市可能維持在260多萬人左右,甚至可能會掉一點,但台北市以外的地方人口會開始下降。

柯文哲舉例,像是林口世大運選手村以後要轉型成3400戶公宅,但未來要去哪裡找那麼多人來住?以每戶3人來算,這1萬人要去哪裡找?另外,機場捷運沿線都在蓋房子,淡水輕軌也是周圍一堆空屋還要蓋,「蓋那麼多幹嘛?」,未來若人口更少,不僅房子沒人住,淡海輕軌要給誰用?柯文哲還大膽預言:「不好意思,幸災樂禍,我看會虧到不省人事」。

柯文哲最後還說,未來的台灣,恐怕一人會有3間房子,但大家又沒有3個身體,就跟買衣服一樣,「身體只有一個買那麼多衣服幹嘛」。還不忘提醒底下官員,以後規劃捷運路網要想想,不要以為人口不會掉。

針對柯文哲說法,朱立倫透過臉書發文指出,「三環三線」範圍包括了淡海、汐止、樹林、林口、三鶯……,乃至於未來捷運延伸所連結的桃園、八德、中壢、蘆竹、龜山等等;因為捷運可以平衡不同地區的居住壓力,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有些市民,負擔不起精華地段的房價,但不代表他們就沒有權利,享受同樣的公共建設。

他指出,政府推動捷運建設,不能只計算賺錢與否,也必須考量改善市民的生活,帶動城市的發展。「謝謝一起努力的每一位同仁」。

新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也回應表示,台北市人口不斷減少,是個事實,淡水緊鄰台北,連續幾年,平均每年增加戶籍人數3500人以上,去年更達到3842人,尤其淡水地價,相對合理,新北市正透過包含淡海輕軌,淡江大橋在內的各種交通建設,讓淡水地區,成為更宜居的新選擇,淡水地區移入人口的逐年增加,就是最好證明。

張其強表示,淡水地區的觀光人數,連年成長,老街,漁人碼頭,金色水岸,來都可以透過淡海輕軌,串連各個景點,未來淡海輕軌不只是作為往來通勤交通,還有觀光的效能,我們會做好各種配套規劃。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