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動人的生命樂章 文/林光義(陳定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幼年遠赴奧地利專攻音樂的屏東才女楊佳恬,為來自宜蘭的蔡惠玉撰寫這本傳奇故事,她用音樂家的手筆將蔡惠玉奮鬥的感人事蹟譜成扣人心弦的生命樂章,有幸先睹為快,不敢獨享,特為推薦給有福有緣者分享。
人生的帳簿記錄著愛與被愛,感恩與回饋,二者相加就是財富。「心」字三點,代表親情、友情和愛情,三者具備就是幸福,佳恬對惠玉的這些祕辛娓娓道來,讀來令人欲罷不能,獲益匪淺。
賈柏斯有句名言,他說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從蔡惠玉的故事中,我看到一個最佳的典範,人總是從順境中獲益較少,從磨難中獲益較多,要先從磨難中練好內功,才能攀上高峰。我們也必須了解,人生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才不會喪失鬥志,走上歧路。面對困境時或許會有走投無路的惶恐,但一定要相信人生沒有絕路,人家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有夢就會紅,要拚才會贏。」沒錯,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運由己不由人,蔡惠玉的故事正是最好的寫照。
更難得的是,蔡惠玉事業有成後即展現出慈悲為懷、豪俠仗義的天性,濟弱扶傾,不遺餘力,熱心公益,廣結善緣,打造人脈金牌閃閃發亮。
其實蔡惠玉尚有許多感人事蹟應予補述一二,讓讀者更加窺見其王牌思維,2007年陳定南教育基金會成立,發起籌建紀念館,以傳承其廉能典範,蔡惠玉得知後慷慨解囊,大力贊助。2011年以旅奧多年的臺灣藝術家林文德所雕塑的陳定南銅像揭幕,她更大手筆請來具官方色彩的蘇格蘭風笛樂團前來助陣,並在宜蘭演藝廳與當代樂坊聯合演出,創下了演藝廳首次大爆滿的紀錄,締造臺英兩國文化交流和國民外交的新頁。
蔡惠玉雖常客居異鄉,但她心繫故國,時時刻刻以堅持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為念,千里來回奔波,為臺灣這塊土地付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令人感佩,本書的問世將為年輕的世代指引正確的方向,激勵奮發向上的鬥志!你我雖都只是塵世間的匆匆過客,也要劃出一道人生的亮光,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結果,往往與熱誠成正比,熱心能使事情變好一百倍、一千倍,願與諸君共勉之。
【主角簡介】
蔡惠玉 Christina Tsai
1971年出生於宜蘭蘇澳,從小陪父親開著卡車送貨。臺北工專畢業後,將半工半讀累積的存款當作留學基金,赴英國紐卡索念書。學成後於英國工業大城曼徹斯特創業,專攻電腦周邊硬體產品代銷貿易,公司營運成長速度驚人,曾獲兩屆英國「北部前五十大成長最快科技領域公司」獎。2018年成為第一位被《國會評鑑》(The Parliamentary Review)年刊推選為「全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人,也是該年唯一入選科技類的女性董事長,更獲英國國會邀請赴倫敦西敏寺大樓參加年度盛會。《國會評鑑》是對英國工商界最高度指標性的年刊,印刷量超過五十萬本,寄給英國所有工商業主管、世界各國政府首長和商會。
宜蘭女兒在英國落地生根,並養育兩個孩子,對於英國社會發展和教育環境都有第一手的觀察。於歐洲勇敢逐夢的同時,始終心繫家鄉,為了增加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她發起英國最大型的臺灣藝文節「曼城臺灣日」(Passport to Taiwan Festival),並成立「曼城臺灣人協會」(Manchester Taiwanese Association)。她積極地以實際行動幫助在海外奮鬥的遊子,往返英國和臺灣兩地,回家鄉支持和參與各項教育、藝術、文化、體育活動,也為母校成立了校友會,希望帶動更多人共同來為下一代付出,因為她相信:「人生就是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作者簡介】
楊佳恬 Chia-Tyan Yang
1979年出生於屏東,十三歲赴奧地利學音樂,靠著看漫畫和小說自修中文。因致力於文化交流,曾入圍奧地利全國傑出外國血統婦女決賽,成為奧國政府文化融合親善大使,並獲得歐盟執委會頒發「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頭銜,是這個企畫中首位也是唯一的臺灣人。
結束長年的國際鋼琴演奏生涯後,現為多媒體製作人、奧地利慈善音樂協會秘書長、德文專欄作家,不定時為德國、奧地利、臺灣的藝文雜誌及網路平臺撰文,與其奧地利夫婿定居在奧地利南方。中文著作有《小國也可以偉大:我在奧地利生活學習的第一手觀察》、《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