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成立 「磷酸鹽」把關優先推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成立 「磷酸鹽」把關優先推動

林杰樑毒物研究室團隊成員籌組、發起,延續俠醫精神監督食安政策及環境毒物公害

 2016-11-12 15:59
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遺孀譚敦慈(中)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左)將承繼林杰樑志業,為全民食安把關。
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遺孀譚敦慈(中)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左)將承繼林杰樑志業,為全民食安把關。

3年前猝逝的「俠醫」、林口長庚醫院前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生前傾心為國人食安把關的工作未歇,身為護理師、亦為林生前毒物研究室團隊的遺孀譚敦慈與其學生等,承繼林杰樑未完的志業,選在醫師節的今(12日)天,正式成立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延續俠醫精神,監督食安政策及環境毒物公害。

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發起人、現任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台灣歷年來發生多起食安風暴,但林杰樑醫師勇於批判食安問題,認為消費者集結手上微不足道的幾塊零錢,就是一股淘汰惡質業者翻轉食安的力量,但食安意識須從國小學童飲食教育做起,這將是協會成立後首要任務,並納入毒品、菸酒檳榔防制觀念,教導孩子從小遠離有害健康物質。

譚敦慈則指出,未來協會將著重在「生活中食安」隱憂,「因為急性中毒的個案,畢竟是少數;而一般毒物檢測,也有很多單位在進行。」

 
顏宗海醫師推崇林杰樑醫師生前為食安把關,不畏強權。

磷酸鹽食物無所不在 安全攝取量仍未建立

經「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團隊初步的討論,可能優先選定磷酸鹽的調查、研究與食安標準建議,列為協會第一項推動的工作。譚敦慈表示,「因為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加工食品,全都有磷酸鹽類添加劑,包括麵包、可樂、貢丸、魚丸、香腸,就連豆腐都有,這些磷酸鹽會偷走身體裡的鈣質,讓骨質漸漸流失。」

譚敦慈指出,目前這些磷酸鹽添加物,都是合法添加物,但究竟國人每日食用量是多少?有無超過安全健康的範疇?應該進行背景質調查、再提出安全攝影的相關建議,「這是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飲食健康問題,雖無立即性危險,但更應有人來做。」

顏宗海則指出,協會也會持續透過多元傳播管道,傳遞一般民眾健康飲食等正確觀念,並將整理林杰樑身後諸多未完成與未發表的研究及衛教文章手稿,提供民眾更多防毒、解毒正確方法。

此外,林杰樑生前另項投注心力進行的鉛中毒重點研究,發現兒童血液中的鉛濃度超過5ppb,就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智能傷害等無法回復的神經病變,極力呼籲各界重視環境中鉛曝露的問題,包括油漆的鉛含量標準、老舊鉛水管汰換、公共設施及兒童器材油性油漆使用,亦將是未來重點工作。

 
兒童鉛曝露問題,也將是協會未來推動的工作重點。

目前鉛沒有安全值而且無所不在。如何減少鉛暴露所造成的傷害,「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提供預防方法:
1、定期清洗水塔。
2、取晚上的水當飲用水,早晨的水當澆花、沖馬桶、清潔用,可以減少鉛暴露。
3、不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
4、不喝大骨湯、不吸食骨髓、不吃骨頭製品。
5、不用色彩鮮豔餐具接觸食物,也儘量不用色彩鮮豔的吸管喝酸性飲料(如:果汁、汽水、可樂等)。水晶玻璃的餐具也可能含有鉛,勿裝熱食及酸性飲料。
6、彩色油漆或老舊房屋油性油漆可能會含有鉛,油漆剝落的粉塵可能會汙染生活環境。遊樂設施若是彩色油漆,兒童遊戲後務必以肥皂洗手後再進食。
7、嬰幼兒勿啃咬色彩鮮豔的玩具及衣服的彩色貼圖
8、口紅、指甲油等彩妝用品,也可能含有鉛。
9、血鉛的半衰期為30天,多吃高鈣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
高鈣食物如:黑芝麻(咬碎)、小魚乾、蝦皮、櫻花蝦、紫菜、乳酪、芥藍等。
10、多運動排汗讓您更健康。

相關連結:
「林杰樑醫師」粉絲頁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