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IC業者憂自製率「天條」?學者:失敗主義!不必配合中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IC業者憂自製率「天條」?學者:失敗主義!不必配合中國

 2016-06-18 23:55
對於中國在IC「進口替代」戰略下,要求提高自製率的「天條」,以逼迫台灣IC業者接受中資,交大資工系特聘教授林盈達認為不須配合中國的目標,「不配合它就不會達到目標」。(記者唐詩攝影)20160618
對於中國在IC「進口替代」戰略下,要求提高自製率的「天條」,以逼迫台灣IC業者接受中資,交大資工系特聘教授林盈達認為不須配合中國的目標,「不配合它就不會達到目標」。(記者唐詩攝影)20160618

針對IC設計業龍頭、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近日力倡中資入股,部分學者專家不認同,認為會造成「出口被替代」,危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生存。對於中國在IC「進口替代」戰略下,要求提高自製率的「天條」,是否因此造成IC業者要中資入股?交大資工系特聘教授林盈達認為不須配合中國的目標,「不配合,它就不會達到目標」。

林盈達在答覆媒體提問時也舉例,中國訂了很多目標,「包括反分裂國家法,那,照他的法的規定,它現在早就該打台灣啦,為什麼還沒有打」?前總統馬英九訂633目標,「沒達到也沒砍他頭啊,連捐半薪都沒有啊」,他說,除非中國買(台灣IC產業)得很成功,它才可能達到。

台灣教授協會今(18)日下午在時代力量黨團召開記者會,包括副會長林秀幸、時代力量執行黨主席黃國昌、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林盈達、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蔡宏政、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都在會中表達反對開放中資入股聯發科,與會人士並高呼口號「拒絕中資入股、捍衛關鍵產業」。

媒體詢問,長久以來ICT業者的苦水是自製率天條的關係,因為2020年在中國要有40%的自製率,2025年要有25%的自製率,所以台積電要去中國,聯發科或矽品會被併購是否跟這有關?

林盈達回應表示,中國「十三五」計畫有提到「進口替代」,IC的進口替代它的重點,因為它IC的進口替代已超過石油,難道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不知道,中國的「進口替代」就是台灣的「出口被替代」,這道理應該很明顯。

林盈達說,難道中國自製率要提高,所以我們應該要去配合它、幫助它,把自己出口移轉到中國,「變成我們出口下降,它進口下降?這沒有道理」。所以中國的「進口替代」要完成,「正規之道是他要自己找啊」。

林盈達說,中國過去做的第一個是「學」,學不到就用「挖」的,「挖」不到就用「偷」的,比如說華為去偷CISCO的程式碼,今天華為是中國高科技競爭力公司,「它怎麼來的?它就是偷來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它們連產品的BUG都一樣,所以SOURCE CODE都一樣,華為還因此被告、賠償很多。

林盈達說,今天它(中國)學也做了,挖也做了,偷也做了,發現它用買的比較快,「終於知道一件事,用買的才來得及」,因為前面幾招只能做到逼近,但還是落後,「如果技術相對落後,就會造成市場的絕對落後,或反過來講,如果是領先方,技術領先就會造成市場的絕對領先」。

「你落後一點點,別人就用不到了,為什麼,因為你的買主是專業的下游廠商,會很清楚各家的規格、價格比,他不是一般消費者,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到底SAMESUNG還是HTC或APPLE比較好,大家就會分到一些市佔率,可是IC設計不是,聯發科跟展訊一比,價格差不多但規格差太多,幾乎沒有人會用展訊的,除非它便宜到幾乎低於成本在賣,才可能拿到一些市佔率」,林盈達說,這是IC設計業特性。

林盈達說,最近很多失敗主義的說法,包括蔡明介,「為什麼現在開始說跟中國廠商差距不大,群聯的潘健成說,沒中資投資的台灣IC設計,三年後會被追上,工研院的杜紫宸說2025年,台灣的IC設計會掛掉,都是這種失敗主義說對岸會追上來,但我說,他追上來,你不會往前繼續跑嗎?你只要保持技術上相對領先,市場上就會絕對領先啊!怎麼會有這種失敗主義、退讓主義跟卡位主義呢」?

林盈達批評,潘健成講的更好笑,還說可以『卡位』,卡位只有服務業,像設百貨公司有卡位效果,IC製造業不會有卡位的效果,一個廠如果技術落後,一下就不見了,不會還有市佔率,只要有在跑,在進步,有創造相對領先,市場上就有絕對領先,為什麼要有失敗主義呢」?

媒體再問林盈達,「可是中國制定天條,要有40%,75%的自製率」,林盈達說,「這是它的目標啊,目標一定會達到嗎?中國也訂了很多目標,包括反分裂國家法,那,照他的法的規定,它現在早就該打台灣啦,為什麼還沒有打?那是它的目標訂定,最後它會fail掉,最後它就會再訂下一個目標」。

接著他又舉例,馬英九說他訂定633目標,「沒達到也沒砍他頭啊,連捐半薪都沒有啊」,那是它(中國)的目標,但我們認為它達不到,除非它前面三招(學、挖、偷)失敗,除非它買得很成功,它才可能達到。

經民連召集人、律師賴中強則補充說,今天如果台灣聯發科配合中國的目標,其他的廠商就會被迫配合中國的政策目標,它就會達到,「如果台灣的廠商都把技術自主,都把長遠的發展當成企業的首要政策目標,它這個政策就不一定會對台灣的企業形成政策」。

台教會副會長林秀幸也補充說,台灣還是有很多廠商很上進在往前跑,可是中國現在就是找幾家當破口,最後逼著其他廠商要玩被霸權控制的遊戲。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