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但卻可以選擇與花蓮人一起拼」蕭美琴對著台下超過一萬民鄉親這樣感性說道。六年前,在花蓮立委補選失利的蕭美琴沒有離開,選擇留下來認識花蓮,瞭解花蓮、與花蓮鄉親「搏感情」。這次再度捲土重來,或許是誠意感動人心,被外界認為是「最接近勝選的一次」。
29日晚間民進黨在花蓮的造勢晚會,匯集蔡英文與蕭美琴兩位人氣王,激出了民進黨在花蓮多年不見熱情溫度,蕭美琴向現場滿滿的人群表示:「我今天站在這裡,抱著非常感恩的心情,感恩六年前,蔡英文主席派我到花蓮,跟花蓮鄉親在一起,我非常感恩花蓮鄉親這六年來給我的溫暖,我也很感恩我六年前的失敗,因為我那次的失敗讓我學習更謙卑,讓我知道我一定要更努力,我一定要更打拚,才能贏得花蓮鄉親對我的信任與付託」。
四年前蕭美琴被列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進入立法院後,台北花蓮兩地奔波,一個一個委員會盡心盡力的努力,因為她說自己生活在花蓮,就跟花蓮人一樣,享受好山好水花蓮的美麗,但是也跟花蓮人一樣,感受花蓮發展的困境,交通問題,農業發展問題,教育問題,所以她不敢懈怠。
蕭美琴關心花蓮的交通發展,獲得蔡英文的承諾,增加北迴鐵路的運能,蘇花改工程,她也親自到漢本遺址協調,讓工程順利進行。她更發現花東公路,竟然沒有編列經費,經過一次又一次監督要求,爭取到將近四十億的經費,讓鳳林到富里台九線全線拓寬。她也會穿著雨鞋走到田裡,了解農業的困境,希望提升農民收入,建置二級加工設施,帶動產業鏈。
為了不讓東部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蕭美琴在教育委員會提出二十幾次質詢,引進許多民間資源,關注偏鄉課後輔導、基層體育、基層才藝的挹注,她的對手,卻是「一次都沒有發言」。蕭美琴說,她的發言、她的質詢,不只是記錄,是基本責任,是對花蓮鄉親的承諾,也證明自己真的是認真、努力的立法委員。
選舉剩下不到二十天,各種選舉手段盡出,蕭美琴說,「對手花很多錢做廣告,說我是外地人,說我不是花蓮人,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花蓮土會黏人,美琴被黏住了,所以我要留下來跟大家一起同甘共苦」
她也說,這次不是要選同鄉會的會長,是要選為花蓮人做事的立法委員,有能力做事,而且盡心盡力做事的立法委員,她和許多人一樣,來到花蓮落地生根,要和花蓮人一起努力,不要分化,不分先來後到,「不是我來六年,就不能為花蓮人服務」。
蕭美琴還以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醫師為例,薄醫師曾經說過「到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他不是花蓮人,但是花蓮人接納他,門諾醫院也為花蓮人做了很多事情,因此她希望花蓮鄉親給蕭美琴更多支持,讓她一生所累積起來的國際經驗、基層的經驗,為花蓮深耕,為花蓮鄉親尋求公義,勇敢向前,讓花蓮更好。
蕭美琴強調,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但是我選擇和花蓮人一起拼,也希望大家能給她機會,因為花蓮改變的時刻到了,她要證明,不管多艱難的地方,不管多艱辛,只要肯努力,只要堅持,天道酬勤,就會成功,「我祈求上帝給我智慧,我拜託人民給我力量,這一條路讓我們一起走,讓我們一起改變花蓮,認真讓花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