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資料,今年全台違建數暴增至66萬件,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台北市違建數是全台第三名,因為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就大力拆除違建,也被質疑雷聲大雨點小;對此柯文哲21日無奈表示,違建本來就是一個蠻麻煩的問題,目前僅能先確保104年九月後蓋的房子沒有違建,完全擋住這個以後,前面蓋的違建再看怎麼處理;他嘆了口氣說,違建還是要有一個根本的處理辦法,不然抓不勝抓。
為什麼違建會越拆越多,主要就是因為太多違建都是拆完一陣子後又被民眾蓋回去,拆除的速度根本趕不上蓋回去的速度;根據統計,每年約拆除1000多件違建,但新增違建卻大增近2000件,拆掉的只約新建的一半。
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鎖定226戶北市「隔出三房」的頂加違建,表示在今年3月23日強制拆除,果然到了期限日,第一波違建列管戶全數拆光,成功達成目標;但結果執行單位一年後複查,卻發現高達三分之一的違建又被蓋回去。
解決舊違建問題棘手,柯文哲就從違建源頭先堵住避免新違建的產生,訂定「台北市政府遏止新增違章建築處理措施」,規定2015年9月後取得使照建案,在進行新屋產權移轉登記時須由建築師開列「無違章證明」,目的就是要從源頭管控新增違建量,北市建管處目前全力做的,就是先遏止新違建的發生,再同時針對既有列管中的違建依序排拆,目前建管處則是依照台北市違建處理原則三軌並行,以94年以後新違建、施工中、妨礙公安等先拆除,還有300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違建、和84年以後使照拆除後重建或擴建。
建管處表示,每兩個月為一個週期,一個月大概可以執行拆除150件。只是通常違建戶都不願意配合拆除,或找市議員舉行協調會,加上稽查人力不足,都是導致違建難以拆除的原因;違建問題要解決,的確並非一蹴可幾,但若不持續去做,相信違建的數目還會遠遠超出目前營建署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