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生苦短,不喝爛酒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生苦短,不喝爛酒

2014-08-21 11:26
柯文哲想突破民調上限,連勝文想從泥沼脫身,雙方陣營的發言人或幕僚不免焦躁心急,凸槌的狀況也不斷發生。(資料照,民報合成)
柯文哲想突破民調上限,連勝文想從泥沼脫身,雙方陣營的發言人或幕僚不免焦躁心急,凸槌的狀況也不斷發生。(資料照,民報合成)

台北市是台灣的首善之區,台北市長選舉,不但反映候選人的素質,也是選民的意向與期望,因此對全台各地具有指標作用。國民黨所推出的候選人連勝文從來沒有選舉經驗,是百分之百的「選舉素人」,一宣佈參選以後,立即捲入「權貴二代」的泥沼,加上本人發言不當,以及競選總幹事蔡正元採取「玉碎戰法」,連勝文的民調支持度始終拉抬不起。台北市泛藍基本盤大量流失,成為不表態的隱性選民,四十歲以下的年輕選民只有二十%支持連勝文;情況並不樂觀,除非基本盤回流,否則連勝文一直處於下風。

台北市的選民呈現「超穩定結構」,長期以來一直是藍比綠五五比四五波,除了一九九四年國民黨分裂使陳水扁得漁翁之利以外,民進黨「一級戰將」謝長廷、李應元、蘇貞昌都敗陣下來。今年民進黨採取「間接戰術」,改推無黨籍人士柯文哲出面組「在野大聯盟」,「死馬當活馬醫」,拚拚看有無中央突破機會。值得觀察的是,柯文哲民調也無法突破四十五%上限,受制於「玻璃天花板」,再如何拚也衝不出隙縫,遭遇到成長的極限。

柯文哲想突破上限,連勝文想從泥沼脫身,雙方陣營的發言人或幕僚不免焦躁心急,凸槌的狀況也不斷發生。舉一例說,連戰每年都會赴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晤面,連勝文除了今年二月以外,幾乎每年都是訪問團成員。但柯文哲幕僚卻放話「連勝文向習近平總書記報備參選台北市長」,一席話未驗真假,立即引來雙方論戰,柯方指責連勝文「親中」,連方反控對方「抹紅」,實情是連勝文去年二月赴北京時尚未決定參選與否,今年二月則未赴北京,雙方各憑本事找出資料、影帶互控,立即捲入「賣麵粉與掃煙囪打架」的混戰,黑白不分,選戰失焦。觀戰者不免搖頭嘆息,自台北市有選舉以來,今年選舉恐怕是格調最低落的一次。

再舉一例,連勝文的「權貴二代」刻版形象揮之不去,網民、酸民逢洞插針、嘻笑怒罵所在多有,偏偏連方卻把帳全部掛在柯文哲頭上,認為這是柯方的「側翼攻勢」,連勝文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被檢驗的體無完膚。為了反制,連方的幕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聲稱柯文哲曾赴中國十八次,也曾赴延安「朝聖」,在中國販售葉克膜,在台大醫院的「內帳」不清楚云云。「惡聲至,必反之」,柯文哲方面也拉高分貝還擊。到底目前是台北市長選舉,還是連柯兩人的「人格檢驗戰」,雙方已到了歇斯底里的情緒邊界。

剛剛去世的美國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曾說:「上帝給有錢人的最重大處罰,是讓他吸食古柯鹼。」按照此理,上帝給有錢人的另一處罰,是讓連勝文、柯文哲這兩位有錢人參選台北市長。連勝文曾受槍傷,柯文哲是醫療團隊成員之一,雙方的選戰加溫,已陷入了「素人」變「恩人」變「惡人」的相互指控,政治可以扭曲事實與人性,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是法國神學家巴斯卡所說:「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人想做天使,卻做出魔鬼的行為。」選舉使人從人性之惡蒸餾出毒酒,平常的紳士淑女,如今都成為「高貴的野蠻人」。

「人生苦短,不喝爛酒。」回到現實人生,「人生苦短,不打爛仗」,連柯兩人都是有頭有臉,助選員也是社會賢達,如今都紛紛跳入泥沼大打泥巴仗,旁觀者認為這是「史上最惡質的台北市長選舉」並非無的放矢。「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定,再求變化。」目前選戰已經徹底失焦,正如國際公約不允許運用化學武器,選舉如同戰爭,也有其遊戲規則。今年八月十五日正逢二戰結束六十九週年,連柯雙方是否休兵幾天,穩住陣腳,回歸選舉主軸,以政見為主,「人格檢驗戰」到此為止;否則選舉日只剩三個多月,按此力道下去,最後必然兩敗俱傷,勝者只是慘勝而已。「長江萬里,千里必有一曲」,人生曲折在所難免,如果只是在委屈處鑽牛角尖,忘掉願景與目標,失去價值與信仰,請問當初投入選舉、報效社會的理想如今安在?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