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希臘倒債之問題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也牽動國際經濟,希臘的債務問題其實很早就顯現了,專家學家警告希臘優渥退休金制度將拖垮財政,紛紛提出改革建言,但想當然爾,既得利益者當然是拒絕改革,而現任的總理則是藉著操弄民粹,反歐盟撙節計劃而當選,甚至是透過「全民公投」的方式,挾民意來逃避政治責任,也讓決策紓困資金的歐盟寒心,態度轉趨強硬,不再退讓,希臘雖以壓倒性的公投通過反歐盟撙節計劃,但在信用破產下,仍無望取得資金,銀行依舊關門不營業,人民只能從ATM領取每日60歐元限額過活,國家財政的困乏,卻使人民無法享有退休金的保障,也使希臘不得不重新思考經濟改革的必要性。
而巧的是,台灣的財政及退休金制度,幾乎與希臘如出一轍,不斷膨脹的軍公教的薪資與優渥退休金,幾乎佔國家財政支出的絕大部分,排擠效應下,國家的重大建設幾乎停擺,經濟效應無從發揮,造成國家財政的日益窮困,幾乎都是藉著舉債來度日。依法而言,舉債是有上限的,而我國舉債早已在上限邊緣,許多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年金改改革的呼籲,但卻面臨相同的狀況,既得利益者咬在嘴中的肉,怎麼會願意吐出來?所以一再拒絕改革,甚至揚言要抵制政府,無奈馬政府眼裡只看到這些選舉票源,雖明知年金改革關乎國家財政存亡,依然睜眼漠視國家的未來與民生經濟,只關注自己的「任期」,沒有社會公義,更遑論政治家天下為公的胸懷與遠見,甚至在財政惡化的當今,屢屢選前就幫軍公教加薪,鞏固執政黨票源,如此鄉愿心態,自然民怨積深似海!
近日苗栗縣府因舉債406億發不出薪水,請求行政院支援,暴露出台灣國家財政問題如此嚴重,離譜的是財政部對苗栗縣的公庫管理財政考評,竟連續3年評給甲等,讓人質疑財政部考評機制虛晃一遭,根本沒有幫苗栗縣找出財政問題,嚴重失職。縣長表示縣府每月財政支出,光公務人員薪資就要6億,退休金也要6億元,而縣府的每月財政收入才4億,等於每月都要新增8億負債。
現今屆齡已退休公務人員,坊間流傳一句話,「當公務員上班一個月,賺2個月」,因為工作約25年(有的還未滿55歲)或屆齡65歲就可退休,退休後的薪水是8成薪,約莫5-7萬不等,以平均餘命79歲,約莫還能領約25年。而且因為退休後還算年輕,許多人繼續投入職場,繼續第二春的工作生涯,因為已有一份固定退休金支撐,第二春的工作就是加減賺,因此沒有經濟壓力,更可以接受低薪、少工時的職缺,不但坐領高薪,更領雙薪,卻也占了後輩的職缺,不僅佔了國家財政負擔大宗,更擠掉年輕人就業機會,增加社會問題,也讓政府沒有多餘的財力從事建設。可見年金改革實不能再拖,當政府財政垮台時,所有的退休金保障都是空談,希臘殷鑑不遠,希望政府能早日進行退休金的改革,台灣不能變成希臘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