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台灣地震,震出一堆問題,除了大巨蛋旁邊的捷運板南線發現裂縫,有滲水,加上十二處觀測站達到行動管理值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新北市的由日勝升建蓋的浮洲合宜宅。合宜宅的樑柱竟然不堪一震,多處出現裂痕,尚未交屋的A2,湧現退屋潮,已交屋的A3 和A6的住戶也人心惶惶。合宜宅不同於社會住宅的只租不賣,是以低於當時的市場價格賣給較弱勢族群,本是政府幫忙弱勢族群的美意,想不到竟也淪為財團刀叉下的魚肉。
美國政府在一百年前瓦解John D. Rockfeller 的石油帝國,並未造成美國的石油業的衰退,在1980年代瓦解AT&T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並未造成美國電信業的衰退,兩個結果都因為打破壟斷市場,回歸市場機制而有良性競爭,產業反而更繁榮,消費者享受更物廉價美的產品與服務,整體社會向上提升。19世紀美國的財團(Cartel)被後來的歷史學家戲稱為盜匪貴族(Robber Baron),因為這些財團為富不仁,形同盜匪。在反托拉斯法案(anti-trust laws)通過之前,這些財團富可敵國,根本不把政府看在眼裡,政府官員到財團家中談事情是司空見慣,U.S. Steel(美國鋼鐵公司)成立竟然與美國正副總統宣誓就職同一天。美國政府也曾試著透過打官司來瓦解財團,無奈最高法院的最高法官大部份站在財團同一邊。這種情況一直到Teddy Roosevelt當上總統後,成功瓦解J.P. Morgan的鐵路公司才漸入佳境。台灣去年的頂新黑心油事件,引發農委會主委到台北101頂新總部喬事曝光,加上最近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將前朝與財團簽的不平等條約一一解密,引起財團反彈,有的甚至登報對北市府嗆聲,公然挑戰公權力,囂張程度有如19世紀美國的盜匪貴族。
市場如果沒有受到政府的監督,是放任的自由,就會產生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般的弱肉強食,因為在自然叢林,獅子有吃掉麋鹿的自由,麋鹿有被獅子吃掉的自由,卻沒有不被獅子吃掉的自由。在一個放任、不被監督的市場,大財團有併吞小公司的自由,造成資本愈來愈集中,競爭和創意愈來愈少,終至一灘死水,消費大眾只能任財團宰割。市場是動態的,市場機制是動態的過程,不論是政府的聯合開發案或是BOT案,政府應該一開始就確定公開透明及公平競爭的原則,如果一開始就違反這些原則,得標的廠商也不需要循規蹈矩,老老實實的注重品質,更不用理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利益。得標後政府亦應該持續監督,不能雙手一攤,說交給市場機制,就不管事,因為政府有責任照顧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利益,消費者和公共亦是市場的一份子。
市場機制政府絕對不能缺席,蓋合宜宅的過程中,若是有新北市和內政部營建署的官員實際的在現場監督,工程品質應該不會如此不堪一擊。在蓋大巨蛋向下挖地的同時,若是北市府捷運局和工業局派人監工,可能現在不會有捷運板南線崩塌的疑慮。既然沒有市場機制在前,那麼有沒有退場機制在後呢?非常遺憾的,好像沒有。新北市市長暨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問中國,捅了兩個婁子,一個是他自己提的「同屬一中」,被國際媒體報導,說他主張終極統一。另一個婁子是在上海台商餐會,有兼具中國國民黨黨代表和中國統戰部政協的台商,口出狂言,主張國共合作,不要管台灣其他的聲音。朱立倫返台後急於滅火,連和浮洲合宜宅的受災戶見面的時間都沒有,更甭提什麼退場機制。至於大巨蛋和捷運板南線,地震後已經變成雙颱效應(Double Jeopardy),屆時會不會又有奇怪的新發現也不知道,可能暫時也不要肖想退場機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