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董事會與校方之間的紛爭持續不斷,學生似乎也看不下去了,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與包括醫學系在內的九個系學會,在昨(17)晚發出一份共同聲明,提出六項要求,希望董事會和校方予以回應。其中要求「校長定期召開與學生會及各系代表之會議討論校務」這一項訴求,高醫大校長劉景寬立即在今天做出正面回應,宣布本學期全校性「與校長有約」已排定於期中考後的五月份辦理。並同意學生會訴求,每學期將舉辦兩次全校同學與校長面對面討論校務的機會。
事實上,高醫大校方也表示,目前為第二任任期的校長劉景寬,自就任以來近4年,總計辦理校長偕校院首長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之相關座談,已有約30次左右。
至於學生會對董事會提出的相關訴求(見下列六項訴求第一、二點),董事會尚未在該校官網上予以回應。
學生會周日(17日)晚上提出的六點訴求包括:
1. 董事會立即公開「校長監督及考核辦法」全條文及董事名單
2. 董事會須擬定擴增席次之相關法案,建立自律機制與任期相關規範
3. 籲請教育部依法監督及核備董事會通過之相關規定
4. 落實大學法保障學生代表出席權
5. 校長定期召開與學生會及各系代表之會議討論校務
6. 各級會議記錄公開於網路平台、會議外之校務透明化
以下是高醫大校方對學生會17日的聲明所做的最新回應全文:
承繼高醫傳統的自由學風與批判精神,回歸做為一位知識分子理解與思索事務之本質,即便是在大學的學習過程與繁忙的課業活動中,展現智慧的火花和新銳的見解,是本校一直鼓勵思考與互動的風格。對於這一篇學生會聲明,首先表示欣慰與謝意,謝謝具體的建議。雖然因為上周一二董事會所召開的兩次董事會議,引發海內外高醫人之關注,而所有關注的目的,無非希望高醫往更美好更進步的方向行走,是向上提昇,是避免向下沉淪。
同學們是大學教育之主體,對於學生之於校務發展之角色,校方當然應更重視,也希望在這個台灣社會轉型變化的年代,同學們能更加體認自己參與校務之多方認知與責任。
「與校長有約」一直是常態性一學期一次的全校性校級主管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並在102學年首度辦理與全校各學院之「與校長有約」,並於次學年交由各學院院長接辦。為了協助畢業生涯規劃,於101學年首創畢業生與家長座談會、102學年首創新生與家長座談會以協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迄今每年辦理以協助。有鑑於臨床見實習學生不易參加常態性「與校長有約」,這學期為了讓進入醫院見習或實習之學生能及時反映學習狀態,特地偕同附設醫院院長、教務長、教學副院長、臨床教育訓練部主任及相關主任,於醫院中辦理各院系見實習學生「與校長有約」,共已辦理3次,特地到附設醫院辦理,為同學們解決問題。本學期的全校性「與校長有約」已排定於期中考後五月辦理,希望能事先整合重要議題以利於討論,而將較細微的個別性的問題事先以書面呈現,以免佔據太多時間。日前學生建議改為一學期兩次,我們也欣然同意。自就任校長以來近4年,本校辦理上述校長偕校院首長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之相關座談,總計約30次,相信這不只是高醫史上之創舉,更是全國各大學校長之僅見。
對於同學想要知悉校務發展相關事宜,並建議定期召開與學生會及各系代表之會議討論校務,校長欣然同意。各級會議記錄目前皆公開於與會者與相關單位,除了個資法與隱私權等規範外,校務資訊本就朝向運用資訊透明化的方向。也歡迎作為高醫主體之學生皆充分了解校務發展現況,發揮學生自治之精神。
關於學生會用心規畫並蒐集之全校同學意見,是重要的學生自主意見,與來自教師端的意見是很好的對照。現行的學生意見反映機制是以學務處為中心,並視問題方向與各相關單位協商;於檢討過程,亦會適時邀請學生參與;若是議題涉及之單位較多,亦將會請各單位討論協調,惟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同學可隨時向學務處詢問相關進度。若有訴求未獲得校方決策團體之正面回應與處理,請隨時反映至校長信箱。
關於保障學生代表出席權,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參與校園事務,因此,除了校務會議必定有法定學生代表出席之外,行政會議只要有學生權益相關法案皆會邀請學生代表參加。最近一次的行政會議也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將其制度化的實踐是毫無疑義的。關於檢視校內與學生相關之會議是否有合理之學生代表名額,落實大學法保障學生代表出席權;校長上任之初,即已責成各院系之學生權益相關會議(院系務會議、課程委員會等)達到法定標準名額,若有希望提昇之處,歡迎隨時反映以便進行協助。
校長於上周二即已發表公開信,言明各系所同學們已經陸續進入期中考階段,期望師生同仁共同維護校園安寧,切勿受到不當干擾。對於同學們能夠體認本校辦學風氣興盛,校內教職員亦對教學及校務全心付出,覺得十分欣慰。敬請各位同學維持理性思辨的態度,強化知識份子的理想性,高醫大的前景就是各位同學的前景,讓我們為這個擁有一甲子自由理想歷史傳承的大學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