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新政府上台後,不斷透過國際會議刻意打壓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繼國際民航組織(ICAO)全面封殺台灣之後,過去台灣多以非政府組織(NGO)觀察員名義參與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COP22),今年也出現沒有一個周邊會議(side events)有NGO團體申請成功。不過外交部表示,即便如此,台灣的代表團相關準備工作仍會按照既定規畫進行,環保署還是會以「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的NGO觀察員身份,前往參加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2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2)將在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市(Marrakech)舉行。台灣從1999年正式宣布推動有意義參與UNFCCC迄今,訴求環保署派適員以政府觀察員身分出席UNFCCC締約方大會。
不過今年新政府上台後,中國打壓台灣行動更加激烈,傳出因摩洛哥方面與中國相當友好,中國又在公約秘書處相當的掌控能力,因此藉此施壓摩洛哥,阻撓台灣參與周邊會議的機會。
去年因峰會討論巴黎協定,管制嚴格,導致台灣去年7個NGO團體參與在巴黎舉行的COP21,已沒申請到任何周邊會議,但今年在沒有敏感議題之下,台灣連續第2度碰壁,令相關單位難以理解。
對於台灣沒有任何一個NGO團體申請到外交部表示,台灣的國際參與有賴各國的支持與理解,對抗氣候變遷係攸關全體人類生存與發展,具有不可分割性,台灣參與的正當性不應被排除。
外交部指出,台灣的NGO觀察員在COP21及COP22期間申辦周邊會議雖均未獲准,但今年台灣團仍將如期啓程,相關準備工作依既定規畫進行,持續積極爭取各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UNFCCC,並對氣候變遷等專業議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外交部表示,外交部將秉持總統蔡英文所說「用真誠友誼當基礎,打造與他國實質合作關係」,透過在國際更積極扮演參與者角色,使台灣不能也不會被忽略。
儘管台灣非締約國,但台灣在對氣候變遷的因應下,早已積極配合國際趨勢與作法因應當中,例如台灣在去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並在同年9月正式宣布溫室氣體減量承諾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