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爭取特首普選的呼聲,雖然因為中國人大通過「假普選」決議而受挫,但民間團體抗爭也愈來愈激烈,不惜再度發動「占中」抗議。香港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在最新一期《民報文化雜誌》中撰文指出,香港民主化對台灣是一面鏡子,幫助台灣人民對中共政權本質有更深刻的認識,面對「大陸化」的威脅,香港的經驗更值得台灣借鏡。
9月出刊的第二期《民報文化雜誌》以「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台灣人的關懷」為主題,深入報導香港民主運動發展、對台灣的影響,及台灣如何看待等。鄭宇碩在一篇「香港民主化對台灣的意義」文中,提到前述觀點。
鄭宇碩指出,近一兩年他在台灣,感覺到國民黨政府不願意碰觸香港問題,避免開罪中共政權。民進黨部分人士認為香港是中國問題,他們對中國問題不感興趣。不過,台灣公民社會對香港問題逐漸關心,因為兩地同時感到「大陸化」的威脅。
對於香港民主化,鄭宇碩坦言,目前面對很大的阻力,他認為這些阻力也反映台灣將來的挑戰。他說,反對香港民主化最落力的是工商界,它們認為北京最能維護它們的利益;即使在美國,最積極維持良好中美關係的利益團體就是商界組織。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財界鉅子在關鍵時刻差不多一致支持馬英九連任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鄭宇碩也指出,對於阻撓香港的民主化與推動兩岸關係,中國採取非常活躍的統戰政策,統戰的對象主要是商界鉅子、媒體和公共知識份子,藉此組成支持北京的統一戰線,構成支持北京政策維持的重要遊說集團。
他說,中國對香港的影響力比對台灣厲害得多,親中統一戰線的資源與威力,亦遠為龐大。香港民主運動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為爭取民主、人權奮鬥,其中經驗,頗值得台灣社會參考,特別是因為大多數台灣人民對中國的統戰認識不深。參考香港的經驗,足以讓台灣人提高警惕,知所防範。
對香港人來說,鄭宇碩認為,台灣的民主經驗,說明民主政制可以在華人社會生根發展;而且台灣的民主轉型相當順暢,轉型期間經濟發展和社會穏定並沒有受到負面影響。
鄭碩表示,最近一年,台港兩地的社運、學運互相影響、互相鼓勵。香港的「佔中運動」引起台灣的關注,「太陽花學運」也刺激起香港學運的熱情,連澳門也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抗議示威行動。
香港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鄭宇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