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萬烏克蘭人民在戰火蹂躪下流離失所,其中約有400萬難民流落到波蘭等國家。他們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沒有機會再返回故土,沒有好的工作和住宅,子女的前途一片黑暗。台灣跟世界各國協力發起賑濟善舉,繼賑濟日本東北震災之後,台灣人再度展現人飢己飢的人道精神,慷慨捐輸金錢、衣物和用品。
筆者曾透過Line向線友們說明烏克蘭難民的困境,呼籲大家共襄善舉。結果發現,凡是認同台灣的線友大多有正面回應;令我詫異的是,另一群線友不但沒有正面回應,有些人還回傳了尖酸刻薄的簡訊,說什麼「領導人的錯誤政策招來了戰爭,傷害已造成,捐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是哪一個國家的狂妄野心在分裂他國的領土,大家心知肚明」……..。這一類冷言酸語,後來我也在媒體上看到,原來這還是台灣社會的一股勢力呢。
筆者不禁想起加拿大籍的佛教心理治療學者布雷吉爾(David Brazier)在其《禪療》(Zen Therapy)一書中的一段話,大意是:專制獨裁統治的問題不僅在於剝奪人民的表達自由,而且壓抑了善良的本性和良知,使人們沒有意願(或不敢)為公理正義發聲,或參與公益慈善活動…….。然而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為什麼還有一批人跟專制獨裁統治下的人民一樣,面對殘暴野蠻的侵略戰爭和無辜百姓的大批傷亡麻木無感,反而支持侵略者,譴責受害國呢?
猶太裔的著名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其評論納粹德國的著作中提出「邪惡的平庸性」(the banality of evil, 意譯「平庸之惡」)的理念,謂在納粹統治下的人民,面對希特勒的罪惡,不用良知去思考公理正義,也不吭一聲,反而為納粹揺旗吶喊,結果讓整個國家被摧毁,生靈塗炭,德國政府至今仍在向以色列償還宿債。這也是目前許多有良知的俄羅斯人正在沉痛反省的問題,據報導,已有一萬多人因上街反戰而被逮捕,他們將會被懲罸,但歷史終會證明他們是對的。
德國人是有聰明智慧的民族,為什麼麼會淪為「平庸之惡」呢?如果結合以上布雷吉爾的論述,我們可以替漢娜鄂蘭補充一個新觀點,就是在納粹獨裁專制的統治下,德國人的善良本性和良知被壓抑了,很難獨立思辨是非善惡的問題。希特勒以「雅利安人」的優秀和聰明自傲,但是他的獨裁專制卻造成了「平庸之惡」,使社會失去制衡和矯正錯誤的力量,最後導致亡黨亡國。只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肯定民主自由體制的可貴。
無論台灣人的政治立場為何,正義公理、人道關懷和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是我們的最大公約數。台灣就是因為守護這些普世認同的精神價值而贏得世界的敬重和上天的恩寵護佑,不是嗎?請放下個人的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上的偏見,讓善良本性和良知作為你的指路明燈,去為烏克蘭戰爭說公道話,為世界和平祈禱,並且對俄烏雙方因戰爭而受害的軍民表達慈悲憐憫和人道關懷吧!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