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中國派兵鎮壓香港機率大增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中國派兵鎮壓香港機率大增

2019-08-17 10:55
香港問題的緊繃,不是香港人民示威的問題,而是中共無法讓香港民主,影響到中國的一黨專政體制,在這樣的前提下,反送中是無解的課題,中共和香港人民都無法退讓。圖/Paul Huang黃柏彰攝(資料照)
香港問題的緊繃,不是香港人民示威的問題,而是中共無法讓香港民主,影響到中國的一黨專政體制,在這樣的前提下,反送中是無解的課題,中共和香港人民都無法退讓。圖/Paul Huang黃柏彰攝(資料照)

自97以後,中國已經視香港為中國的領土,香港又充滿了濃厚的現代價值觀和對民主的盼望,人民受到西方世界長期的資本主義影響,不同於早期中國建政時邊疆爭議的情況。香港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中共為了維護「一黨專政體制」和「不讓香港影響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在香港失控以前,派兵鎮壓香港機率大增。

江澤民曾經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香港雖然在鄧小平時代在國際妥協下簽訂「一國兩制,97回歸」的條約,但所謂的「一國兩制」,根本就不符合中國「一黨專政體制」。中國簽訂協議,是迫於想要香港早日回歸(香港不是租借,而是割讓),以及香港的金融是中國最重要的人民幣接軌美元的緣故,而讓香港有五十年喘息機會。一旦中國的上海等重要城市工商、金融業基礎穩定,香港金融地位被動搖,那時的一國兩制已失去意義,中共是不會讓香港有特殊地位了。

一國兩制僅是中國併吞的緩兵之計

可是,現在反送中的浪潮越來越大,已經影響到中國「一黨專政」的統治基礎。雖然上海等中國的大城市,在金融業及其繁生產品,是否有能力取代香港還未可知,但在權衡中共的統治路線和香港的金融地位比較,在最沒辦法處理當前香港為題的時候,中共是會選擇中共統治的根本信仰,而捨去香港的金融利益。

這個辦法雖然不是最上選,但是中國可能以為羽翼已豐,工商業有一定的水平,在世界經濟佔有一席之地。而且還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吸引著各國的出口商,是可以和西方世界一較短長的時候。

其實,從中國開始推一帶一路、孔子學院和2025中國製造,早已打定要翻轉世界秩序,對搏美國。中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甚至思想、文化要成為世界的領頭羊,中國這樣的雄心壯志早已排上時程表,美、中衝突是早晚的問題。

香港的反送中,只是提前插曲的美中矛盾。中國原本還想偷偷的蠶食香港,還在等待最佳時機完全控制香港。提前的原因是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中國其他城市還不確定可以現在就可取代。只是香港人民的覺醒,中共只好提前處理而已。

其實香港的所謂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發明的緩兵之計,根本是權宜的方法,最終還是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香港的出路,在中共政權的領導下早已黯淡。香港人在送終法案中,意識到前景的可悲,只能奮力一擊。

香港「反送中」影響中共一黨專政

因此,香港問題的緊繃,不是香港人民示威的問題,而是中共無法讓香港民主,影響到中國的一黨專政體制。中國共產黨害怕香港的自由民主抗爭思想,蔓延中國其他城市,成為「一黨專政」的破口,影響中共的統治基礎。在這樣的前提下,反送中是無解的課題,中共和香港人民都無法退讓。雖然川普呼籲各方冷靜,但中共在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已經停駐500輛武警車,有箭在弦上的態勢。那麼,香港的未來,恐怕會在非民主的中國政權一黨專政下,所能想到的辦法,恐怕只有「武力鎮壓」一途了。

香港的重要性,乃是美國在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承認香港在1997實施一國兩制後,仍在政治、法治、經濟和貿易政策上有別於中國的「獨立關稅區」。香港正因為實施「一國兩制」,才能在貿易上享有美國提供的特殊地位。反之香港和中國任何城市則無區別,中國將失去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而使得人民幣直接曝險,無法藉港元緩衝。

所以,迄今,中國還忍耐著不願動用軍警部隊,而使用滲透示威行動方式,激發更激烈示威行動,使一般香港民眾不知底細,轉而對反送中示威產生誤解,進而支持香港政府。

香港作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民主與極權中國重要的溝通重鎮,失去香港的獨特性,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只是,中國是否更看重「一黨專政」的不容許破壞,忍痛要犧牲香港的民主自由對中國人民的啟發,這就是中國的思考和選擇。

很遺憾的是中國已有做最壞的打算,因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十三日在紐約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工作小組副組長楊潔篪交換意見。只是,最好的成效,也只是暫緩中共的軍警壓境,並沒有解決香港一國兩制的矛盾。香港的危機,只是日子往後拖而已,早晚會再來。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