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運動迄今已持續一周,然而,港府雖然說要與學生對話,另一方面卻又縱容黑社會暴力毆打示威者,北京即使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之下,對於香港民意的訴求仍置若罔聞,不但透過其官媒將占中行動定性為非法集會,甚至強硬表明不會撤回人大決議,目前礙於國際壓力不敢由政府出面清場,就採取群眾壓制群眾的策略,讓占中運動自行潰散。顯見,北京其實完全沒有傾聽香港民意並與其協商落實「真普選」的誠意,面對一個長期以來只會鎮壓不同意見者的專制政權,臺灣應該借鑒香港經驗,重新檢討兩岸關係的走向。
雖然香港與臺灣的政治地位不同,然而,都先後面臨與中國統一的問題。稍加觀察,就可看出即使香港問題與臺灣問題的歷史成因不同,然而,北京對於收復香港與臺灣所用的手法卻是一致的。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中國大陸與香港簽訂了CEPA,使香港的經濟更進一步的依賴大陸,開放大陸觀光客到香港旅遊,雖然對於香港的經濟有些許提振,然而,也產生了許多大陸人排擠香港本地醫療資源、搶購奶粉及房價飆升與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近年來,香港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也正面臨威脅,因此,內地的某些劣質文化,隨著香港回歸後進一步滲透至香港,令港人生活品質降低,痛苦不堪,香港今日的寫照,足為臺灣殷鑒,臺灣正值此轉捩點上,必須謹慎選擇兩岸政策的走向,莫蹈香港的覆撤,一失足成千古恨。
馬政府上任以後,即積極推行傾中政策,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與中國簽訂ECFA,完全配合北京收復臺灣的政策。兩岸交流雖然不可回避,然而,應當在確保臺灣人民安全與利益的前提之下進行。今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充分反映出臺灣人民對於馬政府的傾中政策高度的不信任。2016年,民進黨有極大的可能性重返執政,臺灣正面臨命運的十字路口上,筆者對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有以下建議:
● 重新檢討大陸觀光客來台的政策。由於太多大陸觀光客來台,已經造成許多臺灣景點人潮擁擠、嘈雜,甚至髒亂,為維護臺灣優質的旅遊環境,應該降低大陸觀光客的旅行團人數,因為跟團的旅客,人數多,消費能力較低,其實對臺灣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大,卻又破壞旅遊資源,排擠其他日韓、歐美等優質觀光客,建議降低陸客觀光團人數,多開放旅客素質較好,消費能力較強的自由行陸客。
● 兩岸經濟穩健交流,但在經濟上不過度依賴中國,以免喪失政治自主性。因此,在臺灣社會爭議極大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其實簽訂後整體對臺灣本島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大,卻很可能使陸資企業大量併購臺灣的服務業,掌控臺灣的金流,透過廣告代理用抽廣告的行為來懲罰言論不利北京的媒體,傷害臺灣的新聞自由。此外,陸資企業老闆很可能會在臺灣大量炒作房地產,使臺灣面臨和香港相同的房價、租金飆漲問題,屆時,臺灣一般民眾的生活將會苦不堪言。因此,如果北京不願重啟談判,乾脆退回服貿,不簽也罷。
● 經由審慎評估後與大陸簽訂兩岸貨物貿易協定,同時與北京溝通協助臺灣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貨物貿易協定主要是關稅減讓,由於臺灣是依靠外貿的國家,如果未與大陸簽訂貨物貿易協定,會使臺灣的產品出口到大陸喪失市場競爭力。而今日臺灣的經濟困境之一,在於北京阻擾臺灣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致使我國的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已經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韓國。北京口口聲聲說要尊重臺灣人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然而,卻在國際上打壓臺灣與其他國家簽訂經貿協定,這是尊重臺灣人民的經濟自主性嗎?北京如果真有誠意與臺灣以兄弟之情相待,就應該運用其國際影響力,協助臺灣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各項區域經濟合作協定,協助臺灣經濟發展,而不是只讓臺灣與大陸簽訂經貿協定,迫使臺灣在經濟上完全依賴大陸,以經促統,尊重臺灣的自主性,才會贏得臺灣人民的信任,與大陸作進一步交流。
● 民進党必須非常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臺灣的前途由2300萬的臺灣人民決定。任何兩岸的政治談判都必須以此立場為前提。
● 切勿簽署所謂的「兩岸和平協議」。實際上,「兩岸和平協議」是不簽還有和平,簽了沒有和平。中國在反分裂法就其對台動武的條件寫得十分清楚,除非臺灣推動獨立公投,片面改變現狀,否則北京的大方針是和平統一。因此,台海戰爭的扳機是掌握在臺灣手中。中國希望未來二十年好好發展自身經濟,周邊不要有戰爭,這是中國大陸的國家戰略,因此,不簽「兩岸和平協議」,只要臺灣不片面宣佈獨立,台海就有和平。而「兩岸和平協議」的性質類似中國與西藏簽訂的和平協定以及香港基本法,在於規範大陸與臺灣的權力分配關係。然而,「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約主體資格為何?會是中華民國嗎?很可能不是。那臺灣何必去簽訂一個將主權自我矮化的協定,被北京框進「一國兩制」的框架裏,永遠不得翻身?並且,一旦臺灣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將某些權力交由北京做決定,由於北京政府的專制性格與臺灣民主意識極強的公民社會一旦意見不合,則會爆發如今日的「香港占中」運動,激烈衝突可想而知。再者,由於臺灣簽了「兩岸和平協議」被劃入中國內政範圍,日後如同西藏、新疆一樣,被關起門來打的情形也可能發生,畢竟,六四事件在大陸尚未平反,北京就像處理「香港占中」運動一樣,即便國際輿論壓力再大,一句這是中國內政,他國不要干涉,就講足了國際法上的正當性。而臺灣維持目前的狀態,台海一旦發生戰爭,美國、日本都還有介入的空間。此外,再以北京政府目前也未兌現對香港的政治承諾看來,「兩岸和平協議」就算簽了,北京政府日後也不一定會兌現其政治承諾,所以,簽了,也不保障和平。
● 民進党應呼籲中國大陸進行民主改革,保障人民自由及基本權利,並以此作為政治談判的前提。坦白說,中國大陸與臺灣目前不具備政治統合基礎。歐盟的統合不止建立在經濟基礎上,也建立在民主、人權、法治、自由的原則價值上。但是大陸目前仍是專制獨裁政體,不尊重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根本問題出在這裏,而不是統一制度的各種設計上。因此,民進党應呼籲北京政府進行民主改革,保障人權,並作出以下具體行動,建立兩岸的政治互信: 1、調查及平反六四天安門事件;
2、釋放為了追求言論自由及基本人權被關押的異議人士;
3、中國應拿出具體行動改善人權紀錄並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
4、在開啟政治性談判之前,應由臺灣2300萬人民公投決定。
臺灣的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從香港回歸中國的經驗看來,在北京的控制之下,香港正逐步失去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司法獨立性等民主政治賴以生存的根基,這也是港人憤怒走上街頭的原因之一。民進黨身為開創臺灣民主的政黨,更是責無旁貸要肩負起守護臺灣主權及民主自由的責任。因此,在馬政府任內的未來一年多,應善盡反對黨監督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兩岸貨物貿易協定的進程,並且須密切監督馬政府不得擅自與中國大陸展開政治性談判,擅自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實際上,在兩岸政治體制、政治文化、政治運作差異如此大的情況之下,尚未具備統合基礎,硬是要展開政治談判,將來統一後所衍生的問題,會比所解決的問題要多更多。因此維持現狀,與中國大陸在政治上井水不犯河水,是符合臺灣人民的最大利益。祈願民進黨能不負人民所托,護衛臺灣主權,保障臺灣人民的民主自由,于2016年重新邁向執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