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World Bank)10日公布2015最新經濟展望,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GDP)至2.8%,較先前預測下修0.2個百分點,這也是全球連續第5年低於3%。世銀指出,美元升值以及油價去年以來下跌40%,將對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因而提醒各國「繫好安全帶」,並呼籲美國聯準會(Fed)建議延後到明年再升息。
世界銀行在《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報告中,一開始便提及對新興國家可能面臨的風險感到擔憂,認為新興國家是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但現在卻面臨更艱難的經濟環境,包括巴西和俄羅斯經濟的大幅減緩,以及土耳其和印尼等原來快速成長的經濟體成長動能的減弱,正在抵消歐洲和日本經濟增長改善的有利影響。
世銀指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大部分主要出口市場的中國,經濟在經過20年高速成長後,現在放緩的程度正高於預期,在消費力道減緩與資源供應過剩下,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一年大幅下降。
然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已經給相關商品出口為主的新興國家帶來壓力,世銀表示。過去,這些國家借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10年來的經濟擴張,但現在借貸成本正面臨上揚的壓力,因為美國聯準會正準備進行進10年來首度升息。
世銀擔心,因為預期美國升息效應已經推升美元大幅攀升,令那些借入美元但收入以本幣計價的發展中國家和企業受到擠壓,投資者也越來越質疑這些國家在經濟放緩之際償還不斷膨脹的債務的能力。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巴蘇(Kaushik Basu)則以「個人身份」呼籲美國應該暫緩升息,將時間點延後到明年,避免讓匯率波動加劇,進而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同時他也提醒新興國家「要繫好安全帶」。而巴蘇這番呼籲與先前IMF明白建議美國延後升息的說法不謀而合。
世銀除了調降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目標0.2個百分點至2.8%,2016、2017年分別維持3.3%、3.2%不變外,也調降開發中國家整體成長目標0.4個百分點,由原來4.8%降至4.4%,其中中國維持7.1%不變、印度為7.5%。
至於成熟國家,世銀將成熟國家整體成長目標下修0.2個百分點至2.0%,其中美國下修0.5個百分點至2.7%,歐元區則調升0.4個百分點至增1.5%。
除了世銀之外,日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也大幅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主要原因則是因為美國首季經濟表現意外疲弱以及企業和政府減少投資。
OECD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去年11月預測的3.6%下修至3.1%,預估明年經濟將加速至上升3.8%,但也略低於先前預估成長3.9%。至於美國方面,OECD更將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大砍至2%和2.8%,遠低於原先預測的3.1%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