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再談黑心油與大腸癌發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再談黑心油與大腸癌發生

 台灣北社理事 2014-11-04 19:44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近年來,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急增是事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讓人合理懷疑此與外食族吃到黑心油有關。而黑心油含有不明成份,無法由目前官方規定的檢驗標準來得知,尚在一團迷霧中。又傳出黑心油含有世紀之毒―戴奧辛(Dioxin),其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致癌物,尤其是2,3,7,8-TCDD的毒性更大。因此戴奧辛的問題,更增添消費者的恐慌。

黑心油的製作過程,使用餿水油、地溝油等回收油,都已經過高溫油炸、煎煮等過程,這些回收油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裂解產物,是必然的情形。而裂解產物被發現包括大部分的醛類,諸如丙二醛、己醛、4-羥基壬醛(4-hydroxynonenal)或丙烯醛均為反應性高的化合物,這些高活性的醛類,在致癌學研究上,長久以來,受到重視。Noah A.Mahmood 2010年曾經發表論文指出,丙二醛在大腸癌的發生扮演重要角色。

義大利Turin大學P.Balaram等2012年發表” Oxidative Stres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in Cancer Progression and Therapy ”綜論性文章,其中引述E.Skrzydlewska等發表論文(2001年)指出,油脂的過氧化產物,丙二醛及4-羥基壬醛在結腸癌組織有明顯增加。亦即,可以合理推斷,油脂過氧化生成的醛類與結腸癌發生有關。

文獻報導指出,2002年發現越南南部城市採樣的食物,包括豬肉、牛肉、雞肉、鴨肉、深海魚類等還含有相當量的戴奧辛,且汙染程度還相當高。因此,由越南進口的飼料油或回收油,例如豬油、牛油、魚油等,當作食用油的原料,其致癌可能性是可想而知。由此可知,黑心油與大腸癌發生是有關聯性。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