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毒澱粉、黑心油、塑化劑等食安風波不斷,食安信心幾徹底潰散,總統蔡英文選前提「食安五環」政策以保障食品安全,行政院會今(3)日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組織法」草案。環保署長李應元說,毒化局於年底前掛牌,明年預算6億元,員額80人。
李應元上午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為達成毒物及化學物質的源頭管理及勾稽檢查,行政院規劃成立毒化局,希望成立毒化局後能進行跨部會合作,健全化學物質管理。目前有11個機關與化學物質有關,17項法規進行管理,列管2.7萬餘種化學品,都會在平台互相勾稽。
李應元強調,每次台灣發現食安事件,皆發生社會重大影響,以2011年塑化劑事件為例,有877項食品遭到不當添加,銷毀高達5700公噸,損失達到新台幣114億元,外銷22國全部被退貨,對台灣國際形象損失重大,所以總統蔡英文表示一定要成立專責機構。
李應元表示,除組織法送到立法院審查外,一方面以暫行規程優先處理,雙向進行,感謝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撥用立法院大安會館作為房舍,目前積極整修,預計毒化局在年底前掛牌,從源頭管理化學物品,希望不要進入到食物中,以保障台灣「食品王國」的美名。
毒化局成立之初將配置80人,官方規劃未來會擴充到150人。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表示,風險評估仍由行政院食安辦、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負責,毒化局透過登錄機制得到資訊,進行分析後,將毒性資料、致癌資訊等提供作為參考。